-專欄報導-

【農貓老師講堂】無「機」之談:慣行與非慣行的差異

  • 2015/12/02   作者-農貓
走一趟超市,常常可以看到架上蔬果標榜著各式各樣的農法:有機、天然、無毒、友善、自然、生態…等對環境有益的正面標語不勝枚舉,但卻難見到標榜著「採慣行農法栽培」。這些農法的內涵到底是什麼?如果你常有這些疑問,或許這篇文章能給你一些解答。


為了區隔與有機農法(Organic Agriculture)的不同,施用化學農藥及肥料的栽培方法被稱作「慣行農法」(Conventional Agriculture,亦有人稱傳統農法),雖然照字面解釋是習慣於行的農業栽培方法,其實這個名詞所指的歷史區間很短。

西元1828年德國科學家伍勒氏(Wohler),開創了第一種以人工合成的化學肥料-尿素(Urea),但因純度過低,製成不佳,自1922年才開始得以工業化量產,並迅速推廣開來(1),處於日治時期的臺灣,也跟上這股世界潮流,開始使用化學肥料(2)。

圖:粒狀尿素
圖片來源:http://www.tama5ya.jp/product/174
 
至於第一個人工合成農藥(DDT,除草劑的一種)則是要到1940年代初期才發明出來。如此說來,現今所稱的「慣行農法」,便是自1920年代至今約100年左右的農法,在此之前的農法都應稱為「有機農法」,而人類的農業起源至少可以推算至1萬年前,所以,哪個農法是習慣於行,還真的很難說(笑)。

近年來,因為肥料及農藥的製程與技術進步,肥效及防治效果越來越好,再加上農民求好心切,導致多數農民在操作慣行農法時,資材(即農藥與肥料)施用量都已過量,對作物及生態環境都造成影響,再加上消費者健康飲食和對環境友善的觀念逐漸興起,給了「有機農法」抬頭的機會。自1986年起,臺灣跟隨世界的腳步,出現了推廣有機農法的聲音2,努力至今已廣為人知。



圖:現行法規下的有機標章

 
政府對有機農產品及資材的認證,也立法明確規範,要在產品貼上有機認證標章,需在栽培過程中僅使用經過認證為有機的資材、使用人工或機械方式除草(沒有除草劑被列為有機資材)、灌溉水和土壤之重金屬不得超標,作物也不得驗出農藥成份。

所以,要經過認證並不簡單!除了自己不得使用化學肥料及化學農藥,連鄰近田區、位於上風處田區,乃至於水源上游都不得使用,因為還有最重要一關─「送驗」,不管是不是自己施用,只要風飄過來、水流過來,被驗到不符標準就是無法通過認證。

就是因為上述法規的關係,市面上標榜生態友善的各種農法,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頭來,這些農法的精神可能和有機農法相去不遠,但若未經過送驗,得到認證,即便符合其它要件,仍不得標榜「有機」!

所以如果要將農產品簡單的用二分法分為兩類,比起以「有機、非有機」分類,以「慣行、非慣行」會更顯得恰當。定義出了「有機農法」,要區分其他農法的差異,重點就不在於它叫什麼名字了。

非慣行農法的農產品,除「有機」以外,生產者愛取什麼名字都可以,但重點就是化學資材施用量減少或是不用,若僅針對這點,可以簡單地將目前多數農民在操作慣行農法時的化學資材施用量(即已超出合理使用量者)各設為50分,施用有機資材者各設為0分,如此可得一個0-100分的量尺,可用來評估每個農法對環境的有害程度,分數越高者,對環境越不友善,反之亦然。

化學肥料施用量+化學農藥施用量=對環境不友善程度

當然,這個式子忽略了很多情況,如:有機資材施用過量亦會造成環境危害、施用未經政府核准的資材對環境影響危害更大、化肥和農藥對環境影響程度不等…等,但已可以用來區分各個農法核心精神間的差異性,幫助消費者在購買農產品時,能選擇符合經濟能力的情況下,對環境友善度較高的商品。

最後,簡單歸納一下市面上常見農法對環境的友善程度,僅供參考,畢竟操作同一個農法的生產者,施用量也不一定是相同的。
 


 
  1. 2004 簡道南 台肥季刊-第45卷第三期.認識化學肥料(續三)尿素的性質和施肥方法http://www.taifer.com.tw/taifer/tf/045003/29.htm
  2. 2010謝順景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 107:1-12臺灣一百多年來的有機農業發展之歷史回顧http://www.tdais.gov.tw/eng/files/web_articles_files/tdares/9005/3259.pdf
 
|點擊下方圖片,追蹤我們的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