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大型統計,6週大以前的嬰兒,哭鬧的時間大約為每天100~120分鐘, 到了12週大時,哭鬧時間就會降到每天68分鐘,如果排除掉生病發燒等問題,就很有可能是腸絞痛,而腸絞痛症狀、腸絞痛定義是什麼?腸絞痛好發與持續時間是多久?在這篇專欄由醫師告訴你!
目錄
- 前言
- 解析一⟫腸絞痛定義與腸絞痛症狀
a.333原則
b.ROME IV
- 解析二⟫腸絞痛時間
a.腸絞痛好發時間
b.腸絞痛持續時間
- 解析三⟫腸絞痛原因
a.生物性原因
b.飲食原因
c.心理原因
- 解析四⟫腸絞痛怎麼辦
- 結語
- 前言
- 解析一⟫腸絞痛定義與腸絞痛症狀
a.333原則
b.ROME IV
- 解析二⟫腸絞痛時間
a.腸絞痛好發時間
b.腸絞痛持續時間
- 解析三⟫腸絞痛原因
a.生物性原因
b.飲食原因
c.心理原因
- 解析四⟫腸絞痛怎麼辦
- 結語
根據大型統計,6週大以前的嬰兒,哭鬧的時間大約為每天100~120分鐘, 到了12週大時,哭鬧時間就會降到每天68分鐘,如果排除掉生病發燒等問題,就很有可能是腸絞痛,而腸絞痛症狀、腸絞痛定義是什麼?腸絞痛好發與持續時間是多久?在這篇專欄由醫師告訴你!
解析一⟫腸絞痛定義與腸絞痛症狀
腸絞痛是個臨床狀況,過去腸絞痛的定義較為嚴格,稱為333,而現在新版的功能性腸胃疾病第四版(ROME IV)定義較為寬鬆,以下是這兩版本的腸絞痛定義與症狀腸絞痛定義一:333原則
符合以下三個條件,即有可能是腸絞痛1.出生後3週大到3個月之間,高峰期為1-2個月。
2.一週有3天以上的哭鬧不安且持續超過3週
3.一次哭鬧30分鐘-3小時
腸絞痛定義二:ROME IV
符合以下三個條件,即有可能是腸絞痛1.嬰兒月齡5個月以下
2.前一週反覆延長的哭泣和躁動,且可能造成照顧者高壓的狀態
3.前一週有超過3天以上,一天累積嬰兒有哭泣或躁動3小時或以上
簡單來說,排除掉生病、生長不好的孩子,不明原因哭泣就是腸絞痛。
解析二⟫腸絞痛時間
整理一⟫腸絞痛好發時間
腸絞痛的發生率,大約為20%,和種族或是母乳/配方奶、性別、早產兒/足月兒沒有甚麼相關性,在好發時間方面,5~8週是高峰,之後漸漸下降,以發生率來說,小於6週的孩子腸絞痛發生率為20%,到了8~9週時發生率為11%,10~12週降為0.6%。整理二⟫腸絞痛持續時間
腸絞痛單次症狀持續時間約3小時或3小時以上。解析三⟫腸絞痛原因
那到底為什麼讓寶寶看起來那麼不舒服呢?我們可以區分為以下三種區塊來討論可能的原因:整理一⟫發生腸絞痛的生物性原因
1.腸胃道發展蠕動不成熟:因寶寶腸胃道的蠕動與組織緊密度都尚未發育健全,因此可能會有蠕動過快或消化緩慢等原因造成不適。2. 腸道菌叢失衡:新生兒的腸道菌叢尚未建立完全,因此保護力也處於不夠健全的狀態。
整理二⟫發生腸絞痛的飲食原因
1.不當的餵食:常常是過度餵食,過快、過量的餵食或睡前餵食太多奶,都可能造成寶寶腸道不適。2. 牛奶蛋白過敏:有些寶寶的消化功能較弱,配方奶中的蛋白質可能引起寶寶腸道不適。
3. 乳糖不耐受:有些寶寶的腸道較敏感,或正處於較脆弱的狀態,此時對乳糖的消化能力可能較低,若攝取過多乳糖也可能引起不耐現象。
整理三⟫發生腸絞痛的心理原因
1. 心理依附:不常被抱的寶寶,心理狀態可能較容易焦慮、沒有安全感,這些情緒也可能造成腸絞痛。2.天生的個性:有些孩子是高敏易感的孩子,心理情緒較容易緊張或有情緒壓力,也可能引發腸絞痛。
解析四⟫腸絞痛怎麼辦
腸絞痛是許多寶寶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到的挑戰,對爸媽們而言也是。因此當寶寶面臨腸絞痛時,爸媽們可以透過以下五個方式陪伴寶寶更舒服的度過腸絞痛。1.安撫爸媽,了解這只是過渡(重要!)
2.餵食技巧:避免過度餵食,使用嬰兒主導瓶餵技巧。
3.安撫寶寶技巧:研究顯示,抱著走,輕輕搖晃是最有效的。
4.飲食調整:母乳媽媽可以試著減少奶蛋攝取,而配方奶的寶寶可以試著改成水解蛋白奶粉。
5.益生菌:益生菌有調整腸胃機能的功能,各個益生菌(大多為乳酸桿菌屬lactobacillus)都有小型的研究顯示飲食加入益生菌能降低腸絞痛的哭鬧時間,而目前有證據力(統計的母數較大)的為羅氏益生菌(Lactobacillus reuteri )。
結語
了解腸絞痛的發生時間和機制,可以知道這只是一段辛苦的過渡時間,照顧者彼此支援,輪流照顧寶寶和處理家務,安頓好自己的身心,照顧者要先穩定,寶寶才能安穩地度過這場亂流。文獻參考:
- Uptodate: Infantile colic: Clinical features and diagnosis
-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postbiotics in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https://doi.org/10.1080/10408398.2021.1895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