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報導-

【一呷顧一甲】《品牌篇》台東電光潘寶瑩里長︱友善精神號召部落轉型

  • 2018/02/02   作者-林冠蘋

穿山甲現蹤的社區

小客車沿著台九線往關山的方向行駛,轉個彎開過了電光大橋,貼著山貼著水,遇到197縣道後右轉,迎面而來的便是靠著山壁的可愛農村——電光里部落。
 
地理位置非常優越,靠著花東山脈與卑南溪畔,電光里全里大約有七百多人, 擁有豐富的阿美族原住民文化特色,以務農為主要經濟來源,稻米為其主要產業。
 
近幾年,電光里里長寶媽有感生態的破壞,田裡的動物們一個接一個消失, 開始號召農友們,推動友善農法,盼能恢復生態環境。推行至今,在今年的二三月,在田地陸續發現穿山甲的蹤跡,這不僅僅振奮了電光的農友們,更是友善農耕恢復環境的最好證明。
 

從社區開始推動農業轉型

電光里是個處處充滿部落色彩,寧靜純樸的地方。里長辦公室就在廣場旁, 幾隻小狗遠遠地看到我們,馬上勤快地搖起尾巴,一踮一踮小跑過來。辦公室同時作為流浪動物的中途之家,這些狗兒與寶媽的感情很好,不時湊過來撒嬌討摸。

 

其實,里長辦公室最初是作為社區的福利關懷據點,針對長者的照顧服務, 設立定時定點的課程了解長者的需求。在深入瞭解社區後,寶媽認知到「農業」是電光里唯一的經濟來源,開始思考如何讓漸趨老化的電光社區,再次活躍、永續發展。

 

 

面對社區的發展議題,首先要思考環境的永續。電光里的農田,大部分都屬於慣行農業,因長期噴灑農藥,早已不見小動物和昆蟲的蹤跡,令寶媽很是擔憂。若要求一個平衡的田地生態,田裡頭的老鼠、青蛙和蛇,甚至天空中的蜻蜓、麻雀,完整的食物鏈是缺一不可的。然而,動物們首先需要的是乾淨的水、無毒的環境。

 

食安問題爆發的年代,慣行農業的轉型是迫在眉睫。寶媽說,幸運的是剛好遇到五年前青農歸鄉,許多年輕的想法回到電光部落,有幫手們可以一起思考。慣行農業轉型友善耕作,減少化學農藥的噴灑,搭配農村的特色體驗, 轉型之路在多人規劃下逐漸明朗。

農業轉型面臨的問題

有了理念,開始推行、說服老一輩的農友們一同加入,便是下一個艱難課題。除了要將環境議題傳達給農友們,在慣行農業已然習慣的現下,勸導農友從方便的除草劑噴灑,轉至辛苦的人力除草,確實困難。此外,農業是賴以維生的生計來源,該如何協助農友提高轉型農作物的附加價值,並穩定品質和產量,更是另一個考驗。畢竟如果都吃不飽了,如何再去考量理想和生態? 

 

寶媽也說,其實農友們心裡也都明白生態的重要性,只是心裡願不願意承認, 習慣願不願意改變而已。加上農友們易受到主流輿論影響,又遇到鄰田污染的問題,農藥的噴灑,不只隨著土裡的水流流動,空氣中的農藥化學粒子, 也易受到風的影響,污染隔壁施行友善農法的田地。改變不會是一片田的事, 是整個里都要參與的事。

 

面對如此棘手的困境,里長寶媽並不驚慌。首先,她透過社區環境課程來傳遞環保與友善耕作概念,也親自下田開墾了兩分地親身示範。接著,她慧黠地說:「我們先攻破耆老傳統的思想,再由耆老去說服眾多的人。」

 

里長一步步地努力帶領轉型,與有機加工廠合作,更接受慈心基金會的加入輔導,契作的概念被帶進了電光里,相對帶來更穩定的經濟潛力,電光里的農業轉型也漸漸露出一片曙光。

一呷顧一甲
▲圖:一呷顧一甲。
 

品牌建立,人們群聚 

里長寶媽上任至今,以友善精神為號召,建立起許多電光農產品牌,像是電光米、電光梅、電光咖啡,還有電光高接梨。除此之外,還提供遊客農村的微體驗活動,讓遊客能更深入的瞭解電光里。

 

電光米的品牌總共由八位友善農友一同組成,生產的稻米透過有機東風烘製加工,再取回包裝後,經由里長辦公室定點、市集擺攤販賣,當然也銷售給來電光里農村體驗的遊客們。

 

而電光梅品牌建立的起源,卻是起因於台灣梅子的滯銷。電光里農友過去習慣一級生產,交由農會收走,但公平貿易進入台灣後,進口梅致使台灣梅大批滯銷,即便標榜無農藥無化肥栽種,也沒有廠商與農會要收購。為了突破困境,除開發農村採梅體驗之外,更結合梅子浸酒的加工遊程。

 

其實,電光里的生態農村的體驗旅遊概念,不僅僅只是對外觀光,有著更深的對內教育:希望喚醒消費者的價值觀,透過食物自主關心周遭環境;更傳達給農民生態循環的過程,藉由教學相長,讓農友獲得理念的肯定,間接鼓勵農友提高作物的品質而非數量。

 

產品品牌介紹得差不多,人情味還是最值得一提:訪完農友注意到鄰里正煮著麻油雞湯,十人份的大鍋旁放著已經倒空的米酒瓶,才看著看著便被攔下, 喝上一晚剛煮好的雞湯,大約三秒便是熱氣衝上胸口。我們愣愣笑說再喝會無法繼續訪談,他們說好,明天早上來,他們要做拿手的小米麻糬給我們吃。

 

非關商機,就只是電光里的可愛人們聚在一起,慷慨又熱情地分享所有。一邊聊社區,聊農法,聊生活,其實議題倒也不那麼嚴肅,但卻是這樣的情份, 成為最好的招牌,讓電光里特別了起來。


電光米的品牌總共由八位友善農友一同組成,生產的稻米透過有機東風烘製加工,再取回包裝後,經由里長辦公室定點、市集擺攤販賣,當然也銷售給來電光里農村體驗的遊客們。

而電光梅品牌建立的起源,卻是起因於台灣梅子的滯銷。電光里農友過去習慣一級生產,交由農會收走,但公平貿易進入台灣後,進口梅致使台灣梅大批滯銷,即便標榜無農藥無化肥栽種,也沒有廠商與農會要收購。

電光里擁有大片的梅子園,為了突破困境,除開發農村採梅體驗之外,更結合梅子浸酒的加工流程。其實,電光里的生態農村的體驗旅遊概念,不僅僅只是對外觀光,有著更深的對內教育:希望喚醒消費者的價值觀,透過食物自主關心周遭環境;更傳達給農民生態循環的過程,藉由教學相長,讓農友獲得理念的肯定,間接鼓勵農友提高作物的品質而非數量。

寶媽的里長辦公室一隅常設有這些代表性的農特產品,配著精美小手冊,每當外人探訪,難免對這些產品目不轉睛。包裝並不像是坊間「台灣味」的書法大字,反而是樸素紙盒,印上簡約俐落的電光logo,成為具有辨識度的品牌,希望藉此為農業帶來新的印象。

不過產品品牌介紹得差不多,人情味還是最值得一提:訪完農友注意到鄰里正煮著麻油雞湯,十人份的大鍋旁放著已經倒空的米酒瓶,才看著看著便被攔下,喝上一晚剛煮好的雞湯,大約三秒便是熱氣衝上胸口。我們愣愣笑說再喝會無法繼續訪談,他們說好,明天早上來,他們要做拿手的小米麻糬給我們吃。

這非關商機,就只是電光里的可愛人們聚在一起,慷慨又熱情地分享所有。一邊聊社區,聊農法,聊生活,其實議題倒也不那麼嚴肅,但卻是這樣的情份,成為最好的招牌,讓電光里特別了起來。

 

一呷顧一甲

▲電光咖啡。圖:一呷顧一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