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為回收菱殼所苦的菱角之鄉——官田
直至2015年顏能通區長上任,官田區公所與成大教授合作,發現菱角殼可以再利用,藉由將菱角殼燒製成炭的過程,不僅可以作為肥料,還能再製成多種產品,像是具有強大吸水力的菱殼炭除潮包、天然除臭的菱殼炭肥皂⋯⋯等等,官田自此開始了一連串田與人、人與人的計畫。
▲官田社區的菱角炭。圖:卡胖不在家
菱角凝聚社區的開始
心目中的區長,總是坐著椅背很高的辦公椅、茶几總泡著熱茶、頭髮摻著灰白的穩重形象。顏能通區長大致也符合以上條件,唯一最大的不同,是他看上去很年輕,談吐間總透露著他對官田的展望。
自從發現菱角殼的再利用功能,顏區長便協助提供垃圾車,巡邏各處搜集菱角殼,載到關懷據點中心的空地,由拔林社區理事長帶領志工和居民一起幫忙,將烏黑的菱角殼舖滿半個籃球場大的空地。曬乾的過程要翻來翻去、打平,使表皮萎縮,再用耙子反覆翻,乾了就送到倉庫儲存,但也因為菱角殼很會吸水,有時候遇到下雨就又吸水,一切得要重新來過。
「一開始遇到下雨天,如果來不及把菱殼收進屋內,就得摸摸鼻子重曬。但現在志工都很自動,有時候雨天,我還沒趕到,大家就主動幫忙收了。」理事長開心又驕傲地說「以前不知道菱角殼的用處,到現在才覺得真的是寶。」從理事長的故事中,娓娓道來很多辛苦,卻也包含很多對社區的感情。
理事長也說,拔林社區後面有個小山,每次遊客經過都會好奇詢問:「這個殼為什麼曬在這裡?要做什麼的?」理事長說:「原本都要親自向遊客一一解釋,現在居民都會自己宣傳菱角殼呢。」
居民宣傳菱角炭的動機沒有其他,在於這些重製出的產物,都是官田區作為自身農產品牌,對外銷售的商品。以往的生活可能多半面對著田地與盤商,現今每個人都成為對外的代言人,責任心自然就重了。
這一年多的摸索、學習,從最開始的給予農友方便,到後來整個社區的正向回饋,為的就是不服輸、不能漏氣,因為代表拔林社區,代表官田,這個計畫不只友善環境,更是串連起了這裡的人與社區。
▲掛上官田品牌的菱角製品。圖:卡胖不在家
友善農產以外,友善的社區居民
官田的高齡現象在計畫中是很大的考量面向,從菱角殼變成除臭包,要經歷回收菱殼、燒殼、清洗、曬乾、到包裝,起初是邀請有空閒的長輩們,在社區活動中心一邊做手工、一邊聊天,漸漸越來越多長者加入,一套長照的制度也從此改良誕生。
「為什麼堅持要給社區長者分配事情?」區長與理事長在設計工作流程時,盡量朝向人工化,連商品紙盒貼上LOGO貼紙的動作都考慮進去,希望透過簡單的手作,讓長輩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進而對生活更有目標,同時也能促進社區關懷據點的使用率。「動一動,防老化嘛。」
不單只是讓長者免費幫忙,區公所也給予他們參與鼓勵金,雖然不多,但具有象徵意義,可以肯定長者們價值,而長者也可以把鼓勵金拿去捐贈給社區中心,或是變成餐費,結合社區長照制度,使社區不斷循環、營造活絡的氛圍
除了長者的串連之外,在官田國中內,用來燒菱角殼的窯燒爐因為也可以用來烤披薩、甚至也有烤麵包、餅乾、番薯、焗烤,因此經常用以舉辦社區活動、窯烤體驗,每次到假日有活動時,校園內總充滿各式食物,使官田國中吸引源源不絕的觀光客。
▲顏區長的解說非常生動有趣。圖:卡胖不在家
走入學校,學生也能改變社區
此外,區公所也跟學校簽地,讓閒置空地變菜園、菜園變公園,以稻米、菱角輪作制,讓學生體驗務農,也學習菱角炭的科學應用方式。區長表示:官田國中作為較偏遠的學校,希望定位為特色校園,加入國文課本常看到的小橋流水概念,進行食農教育。
剛開始,因為可使用的土地面積太小,無法用割稻機,老師們讓學生用手插秧、種菱角,從中教導友善農業的理念與方法,對學生來說,體驗完耕種的歷程更能有正確的農業觀念,進而改變家中阿公阿嬤的想法,友善農業並不是禁止噴灑農藥,而是要正確用藥。
另外,區公所也轉介很多來台南的觀光團給官田國中,讓學生擔任接待大使,像是之前日本沖繩的中小學生來官田國中進行校際交流,使官田成為舞台,而官田窯成為學校的精神,從採菱、煮菱、碳化、固炭的再循環過程,由學生創造它的故事,所有活動都由學生參與,讓他們試著訓練對外介紹的膽量,也從經驗中獲得成就感。
▲當地學校也走進田園。圖:卡胖不在家
官田的未來模樣?
說到這裡,顏能通區長拿出一盒又一盒的菱角商品,又把辦公室的桌面堆滿,我們忙著取景拍照,像些拍美食的部落客。
菱角殼的功能遠不止除臭包,剝掉的殼煮熟後,天然的色料可以做染布;殼曬乾也可以做生物碳、菱角吊飾,甚至磨成細粉還能製成手工皂。顏區長手不停歇地一項一項介紹商品,強調不同社區分配做不同產品,各自發展自己的特色。在製作過程中,志工們會主動去改良方式,例如袋子不夠精美,就會加以設計包裝,未來也希望有更多對菱角炭有興趣的組織一起來促進友善議題,傳播友善的觀念給更多人。
當一個作物的生命從播種、茁壯到豐收,從慣行農法轉換到有機種植,農民的辛苦付出都在這一口一粒中體現,而在菱角炭(官田人稱之「烏金」)之中,更看到了官田社區的緊密連結,看見農業不再只是農田本身,友善農業,也不只是友善田地。
▲社區一景。圖:卡胖不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