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像就離一個熱鬧小鎮的中心不到200公尺的地方居然有溫室就聳立在柏油路旁,不過與其說這裡是單純生產用的溫室,看起來更像是鬧區中的大自然教室,細心打理過的花圃,陳列有序的蔬菜棚架,這裡的確有在生產農作物,不過跟我們一班認為生產農作物的農田很不一樣。
▲看到這樣的門面是不是會以為是大自然教室呢?其實這裡可是專業農民的生產基地呢!!
因為想務農而退休
這裡是「志佳園」,園主吳大哥告訴我們他們的田區離社區很近,幾乎是融入在社區之中,所以是發展社區支持型農業為目標,目前經營四年,在當地社區已經很具名氣。
園主吳大哥本來是在國內知名的大企業上班,,今年七月正式結束了上一分工作成為全職農民。大哥說:「我不是因為退休所以來務農,而是想要務農所以趕快退休,因為找到想做的事情。」
為什麼會想從事農業呢?大哥說這問題我們不是第一個問他的人,也有很多人都會問他為什麼不等退休再來做,他說:「我就想說在琢磨個幾年,說不定鋤頭都拿不動了,那我的這個理念理想就不見了,因為沒有體力了,掌握不了我想做的事情。」
▲志佳園就坐落在社區當中,這樣的地理位置也讓吳大哥對農業型態有了新的想法,農場是不是可以同時兼具生產以及美化環境的功能呢?
農魂不滅
「以前小時候是有跟阿公一起做過所以對農業也不陌生,那時候其實只是幫農,幫忙著做,邊做邊學,逐漸就產生了興趣,但那時候還不敢自己做因為很累,就跟大家說的一樣,逃往都市去不敢回來。」「但可能我們身上就是留著農人的血,農家的血,所以當時空背景來到了適合的時間點,就會開始思考這些事情,也可以說是土地的招喚或是對土地的熱情,對那份心的不減,所以就回來了。」
大哥也常會被問你的溫室門口怎麼空一大塊地,溫室面積為什麼不蓋滿,空間浪費。原來是因為志佳園坐落在社區,如過把在農田裡面的蓋溫室方式搬來這邊感覺會很突兀,因為整個溫室這麼高你把溫室滿蓋到大馬路旁的話會有一個很高的建築物,會很有壓迫感,在空曠的農田不會有這樣的感覺。
▲志佳園今年的新功課就是要再擴大種植面積,而且品質也要再比去年更提升才行,現在正在蓋溫室中
我們自己也會有壓迫感,我覺得空間對人是很重要的,所以我把溫室往後退,才會有美感,環境好了我們工作起來心情也會比較好,空出來的空間我們就來做花園跟工作休息的地方,每天在這裡工作才不會很累,把生活跟事業結合再一起,每天回來這樣也不會覺得很累。
▲這裡除了是農場也是吳大哥生活的環境,也是社區居民的環境
把客人當作自家人照顧
志佳園主要種植的是玉女小番茄,因為這塊土地本來是島封內海,屬於鹽地,所以種出來的番茄口感更風味特別好。大哥說:「我種的東西都是自己喜歡吃的,一開始一定是以家人為出發點,自己喜歡吃的品質會一直想要提升,如果種出來不好吃就會去想這是什麼問題?要怎麼改善?等到家人都說好吃才會開始販售。」▲今天剛採收的白玉蘿蔔,玉女小番茄是主力,但農場也有零星的種植其他的蔬菜,提供產地餐桌活動的食材或是附近居民採購
吳大哥認為農產品最終是會被交易的,被買回去的農產品一定是會跟家人一起分享,吳大哥說:「我們也是把消費者當作是家人來看待照料,所以零檢出一直是我們的標準,這樣消費者也會覺得這樣做是對的可以支持我們。」
「每一顆番茄來自不同的番茄媽媽,一盒番茄來自好幾棵番茄樹苗,每顆植株都有它原本的個性,所以我們沒有辦法保證每一顆番茄都甜,但我們可以保證每一顆番茄都安全。」
▲吳大哥希望最終消費者不只是為了他的產品而來,更會是為了他的理念而來
志佳園=自家園
“志佳園”的名字也是這樣來的,希望來這裡的消費者最終都能變成像朋友的關係,把”志佳園”當作是自家的園,希望消費者可以把這裡當作是自己家的農園,像是自家生產的,。大哥說:「有別於菜市場,你可能看的到農作物但你看不到農友,我們這邊隨時門一開你都可以看到我們在做什麼,把農業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大家也都會接納我們。」
「把產品做好,產品會說話,志佳園的理念,之後大家不單純是為了產品而來,而會為了理念而來,然後支持我們。」
▲大哥也很喜歡跟人群互動,所以也常在農場舉辦親子農業體驗活動,把他對土地以及農業的熱愛感染給大家
農業是一種生活
雖然”志佳園”才成立四年但已經規畫得很有規模了,大哥說因為這是他想要的生活,部會覺得辛苦,所以很有目標的在規畫這些,而且每年都會給志佳園一些功課。大哥說:「四年來我們一步一步前進所,做了花園,然後開始做餐地餐桌,然後希望農業不只是農業更能美化城市,變成可食地景的概念,後來再接農業體驗,這樣子步一步來。」
大哥告訴我們對他來說務農不只是工作,更是一種他嚮往的生活,「因為我想要這種生活就要找方式來往這個方向邁進並且規劃,務農對我來說是一個生活。考慮到家庭及能力,找到適合自己的屬性,我自己又很喜歡跟人群互動,所以就想說是不是不只是生產,要可以跟消費者面對面。」
▲對吳大哥來說,務農不只是工作,而是一種生活,一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