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故事-

魚烹調的方式跟營養的關係

  • 2025/03/30   作者-逸峰
昨天有農粉問我,說這些高價格魚,該怎麼烹調才能讓營養保留最多呢?

是用煎煮?蒸煮?還是火烤?大家猜猜看,營養從多到少的排序是什麼,我在文末公布。

在公佈答案前,我們討論一下,高價魚是不是比較影響?答案是否定的,簡單來說:魚的價格高低和營養成分「沒有直接關係」,但會受到「魚的種類」、「飼養或野生方式」、「新鮮度」和「處理方法」等因素的影響。以下是一些具體例子來說明:

1. 便宜但營養價值高的魚

例子:秋刀魚(Sanma)

  • 價格:一般非常便宜,尤其是秋天大量上市時。
  • 營養:富含 Omega-3(DHA、EPA)、維生素D、蛋白質。
  • 補充點:便宜但營養超豐富,是日本人常吃的健康魚。

例子:沙丁魚(Sardine)

  • 價格:便宜、容易取得。
  • 營養:含鈣質、Omega-3、多種維生素。
  • 補充點:因為吃整條,包括骨頭,補鈣效果很好。


2. 昂貴但不一定「比較營養」的魚

例子:黑鮪魚(Bluefin Tuna)大腹部位(Toro)

  • 價格:超貴,尤其是生魚片市場。
  • 營養:含豐富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但熱量也高。
  • 補充點:營養好,但不能說「比秋刀魚更營養」,只是口感更好、更稀有。

例子:石斑魚(Grouper)

  • 價格:常見於高級海鮮餐廳。
  • 營養:蛋白質豐富,脂肪低,口感細嫩。
  • 補充點:營養均衡,但如果從營養角度來看,不一定比便宜魚更勝一籌。

 各種比較給大家參考:

至於烹調的方式如何影響營養呢?煎炸的話,魚肉中的蛋白質和Omega-3脂肪酸可能會流失比較多。而烤魚則會流失一部分水溶性維生素。蒸煮是相對保留營養最好的方式,因為溫度較低,不容易破壞營養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