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背景大不同,入行難度有差異
青年在投入農業時,因為生長背景不同,讓每位青年在不同的階段遭遇到不同樣的問題。屬於農一代的青年,在入行初期,會遇到沒有農民身分、農地的困境,更重要的是沒有了長輩的協助,凡事都要自己來。韋許農場場主-韋峻文也提到:許多地主過去為佃農身分,因政府施行「耕者有其田」政策後,才會持有土地,而受到過去背景影響,現今多採口頭約方式進行,避免未來喪失所有權。同時,與地主以口頭約承租土地後,受到農民身分申請限制,無法享有農民應有的權益。
由上述的情況來看,貌似傳統務農家庭中的青年會比較吃香,其實也不盡如此。雖然有了長輩的技術傳承、土地取得也比較容易,但在進行操作,往往會受到長輩的指正,需要在溝通協商部分,投入大量心思。面對不同的困境與問題,青農們如何解決,變成了重要的課題之一。
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樣樣都要通
解決田地與種植相關問題外,在考量經費下,都需身兼數職,除了要會保養修理常用的農機具外,也要學習水電配線、木工、美編等專業技能。學習技能後,更需要思考如何將產品進行銷售或加工,將農產品做更大的效益利用。
▲中耕機維修
▲介紹引擎保養
透過與餐飲業進行合作,提供各家業者合適產品,以寧靜海香草園為例:提供火鍋業者多種香草結合的香草束,作為湯底,增加湯頭層次;提供新鮮香草供麵包業者使用;而在加工的部份則開發香草茶包與香草鹽等,提供消費者多樣化的選擇。
▲香草束
▲新鮮香草
▲香草茶包
▲香草鹽與香草餅乾
北海岸因氣候因素,無法全年進行耕作,使得許多青農走向休閒農業的發展方向,以取得更多的收益。如何農業知識與觀光進行結合,青農們也遇到了許多問題。例如:舉辦食農教育,提供小朋友們別於課本上知識外,其實考驗的不是青年講述專業的農業知識,而是讓小朋友們能夠更加理解背後的意義。
▲小學生食農教育
▲家政班食農教育
在觀光的同時,也必須保證農作物有相對應的產出。以遠足農場為例:由於農地附近多山豬與水鹿等,要如何避免農作物受動物危害,同時也需要兼顧生態的角度進行觀光導覽,也讓場主十分頭痛。
▲遠足農場-葉鼻蝠
▲海香草園-拉都希氏赤蛙
團體戰勝過單打獨鬥
結合多位農民共創品牌的「小青秧」,利用不同產品與產出時間的搭配,與都市社區糧食行第二代、甜點創意師進行合作,將農產品透過在地社區老店,直接使消費者可以更便利的購買新鮮的蔬果,除了可以省去跑超市的麻煩外,更重要的是能增進產銷兩端的鏈結。選用好的食材進行創意發想,可以讓更多人吃到當季當地的食材的鮮美,三方面相互交流後,更能展現創造力的重要。
除了提供更多元的新鮮農產給消費者外,藉由直販所進行推廣,讓更多人能夠了解各青農的資訊。
▲社區糧食行原貌
▲小青秧改造店面後狀況
聯誼交流,互相加油
▲不同地區青農聯誼會交流活動
▲新北青農聯誼會成立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