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進鹿野苑關懷之家,接待我們的是鹿野苑的主任張姊,張姊跟我們是舊識,她在別的機構服務時我就已經認識她,一進門張姊就問:「跟以前的地方很不一樣後?」我知道她問的是什麼。
過去認識張姊時,她在專門收出養嬰幼兒的單位服務,小嬰兒們雖然需要24小時的照顧,但是不會頂嘴不會翹家,因此過去的單位,不需要像這裡樹立起高高的圍牆,也沒有警衛看守。這就是張姊說的不一樣。
希望保護這些一時迷途的少女們遠離過去,重新找到生活的重心後,再回歸社會
鹿野苑關懷之家,主要收容的院生包含性剝削(註1)、司法安置(註2)、社政轉向(註3)的個案,且都是青春期的少女們,情緒比一般育幼院的小嬰兒、國小生來的細膩,少女們原本的生活、人際交往圈也相對較複雜,因此更需要社工老師們用心去了解、聆聽。
歷劫少女的人生餘震
張姊告訴我們,前幾天,鹿野苑才剛剛有個孩子逃跑─如如(化名),是2016年,高雄美濃大地震時,台南區倒塌的維冠大樓生還者,當時的災難,讓如如在一夕之間失去了親人,未成年就頓失依靠的她,在生活的壓力下投入了八大行業,也就是有從事性交易的聲色場所。在一次的場所稽查當中,如如被發現了未成年的身份,因此送到鹿野苑進行安置和隔離。鹿野苑內的生活是很規律且封閉的(當然是為了保護安全),除了要上學的孩子,其他人整天的活動都必須在院內,且平日不能使用電腦、手機。院方雖然有安排了滿滿的活動─如能學習一技之長的烘焙課程、新娘秘書、園藝課程等,但是相較於外面的花花世界,還是很乏味的。
也因此,許多被安置的少女,就像如如,便會想盡辦法「出去」。她們有些是想要過上一陣子自由生活,有些是因為外面還有男友,但無論是什麼原因,這樣逃出去又被抓回來的過程,每隔一段時間便會上演,就像大地震後的餘震,在她們年輕的生命裡引起陣陣漣漪。
學校,友善的地方!!??
鹿野苑孩子們的年紀,有大部分是要上學讀書的。在我們的期許中,這些人生曾經脫離正軌的少女們,來到了鹿野苑,應該就可以過上像其他孩子一樣正常上課的安穩人生了吧?其實不然,張姐告訴我們,曾經,他們有個孩子小芳(化名),因為手上有著刺青,所以受到學校的排擠,不但要求小芳用膠布把刺青貼起來,更不准她和其他同學坐在同一個教室上課,學校這樣不友善的行徑,無疑是對小芳的二次傷害。
聽到這些故事,讓人覺得非常生氣和不捨,不禁想,因為家庭環境一時走錯路的他們,難道不能有第二次機會嗎? 相比某些在正常家庭長大,卻仗勢著父母的愛而作威作福的孩子們,張姐說:「鹿野苑的孩子已經是非常識相的了。」
每塊漂流木都有好的歸宿
當天的參觀,我們有到鹿野苑的烘焙教室,那天孩子們作的是「冰箱小西點」。拿起孩子請我們吃的西點小餅乾咬一口,真的非常好吃,完全是可以拿出去販售的等級。張姐說,創辦鹿野苑關懷之家的仁波切,希望孩子們來到這裡,除了學齡的孩子要上學受正規教育,也希望幫助孩子學習一技之長。畢竟,在這裡的孩子有許多人,就是當初因為沒有家庭父母的帶領、關愛,導致人生沒有目標,不知未來要怎麼走,才會走上歧途。
走過苑裡一樓的走廊,可以看到有一面牆上滿滿是孩子們考到烘焙、西餐、美容美髮等技術執照的榜單,這些,都將是孩子們未來出院重回社會的資產。
離開院區前,我們經過大門口,看見了一幅有兩層樓高的漂流木立體作品,作品中有許多圓形圈住不同高矮,不同造型的漂流木椅子。社工告訴我們,這件作品,代表著鹿野苑創辦人─洛本天津仁波切對苑的期許。
仁波切覺得,這些一時作錯事的孩子們來到院區前,就像一塊塊的漂流木,沒有家也沒有方向。因此,他希望鹿野苑能成為這些孩子的第二個家,無論是哪一塊漂流木來到這裡,都能從此靠岸,不再漂泊。
▲孩子們養的寵物貓咪,從左到右分別是阿菲、阿哲、阿鼻,這裡就像孩子們的第二個家。
▲謝謝張姊和社工細心的為我們介紹鹿野苑關懷之家
註1 性剝削,是指在性關係上的剝削行為,可延伸為用各種形式使一個人成為性客體或失去性自主與身體權,並非單純性侵害,而是伴隨金錢的交易發生,如雛妓、強迫賣淫、援交等。
註2 司法安置,是由司法院裁定,將有偏差行為,並在觸法邊緣的兒童少年,在原生家庭不適合教養的情況下(ex父母坐牢、吸毒、精神不穩等),安置在原生家庭以外的社會福利機構、兒少安置機構的情況。
註3 社政轉向,指的是由社會局轉介在家中有受到性侵害、暴力虐待,或其他家庭不適合教養因素(ex父母坐牢、吸毒、精神不穩等)的孩子,到社會福利機構安置的情況。
等家寶寶的安心水果
>>我想合作公益活動 (歡迎來電 02-2508-3121 王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