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我們拜訪的是個人種植戶,而這次拜訪的跟以前不同,是由一群理念相近的農友所組成的合作社,這個合作社也很酷,主打產品是糧食作物,就是你我都很熟悉幾乎每餐都會吃的米以及台灣曾經隨處可見後來幾乎絕跡的小麥,還有與飲食中隨處可見的大豆。為什麼會覺得這個合作社很酷?聽我們娓娓道來。
糧食作物包含很廣,以較粗淺的方式來定義糧食作物的話就是澱粉含量高,用來吃飽的農作物。台灣以農立國,農業曾是台灣的主力的產業,或許該說不只是台灣,大部分具有可耕地的國家發展過程會是以一級產業-農業生產為基礎,當糧食可餵飽多數人時,國家便會漸漸往二、三級產業發展。
產業升級農業轉型
除了產業型態的轉變,農業本身也會發生轉變,農業技術的提升促進產業升級,產業的進步也回頭影響農業的發展。隨著品種的改良以及種植技術的改進,單位面積產量逐漸增加,糧食供給逐漸滿足了國人需求,而隨著國家的進步人民逐漸富裕,逐漸有吃得飽以外的要求,帶動蔬菜、水果、肉品以及漁產需求,需求回頭影響生產,漸漸的台灣的糧食種植面積下降,蔬菜以及水果種植面積增加。▲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在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大門口斜對面,隔壁有他們合作的展售店家,有興趣多了解他們一點的人可以去展售店家逛逛
除了消費型態的改變讓台灣的糧食種植面積下降外,另一方面也是台灣先天上耕地面積狹小的限制,站在農藝學的角度,糧食作物被歸納在大田作物下,顧名思義,大田作物就是要一大片一大片種植能更顯優勢的作物,可能是因為加工需求需要大量的原料(例如:甘蔗、棉花)或是大面積種植可機械作業節省人力(例如:水稻、大豆)。在國家貿易開啟之後相較於國土面積廣大的國家,海島台灣在大田作物的生產上面較不具優勢。
▲咖啡品評,品評是產品出售給消費者之前重要的環節之一
以糧食作物為主力
產業的進步農村人口的移出、人民的富庶對飲食的要求、國際間的貿易,形成了台灣目前的農業型態,也影響了農民在投入農業食作物別的選擇,所以在為數不多的返鄉青農之中我們可能比較常聽見回鄉種植某項水果或某項蔬菜,相對較少聽到我回家種植水稻或是我回家種植大豆,而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讓人覺得很酷的就是這點,九釐米、18麥、荳豆漿這些是他們合作社的明星產品。▲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與其他合作社最大的不同就是糧食作物與雜糧作物佔了很大的比例
創立者-馬聿安
在聊合作社之前我們先來認識合作社的創立者-馬聿安(小馬),或許很多人已經從不同的採訪以及報導認識小馬了,小馬原本是機械相關科系的學生,在大三那年下定決心要從農,指引他走向農業這條路的原因是他熱愛大自然,所以在研究所決定報考結合自己所學背景跟與農業相關的農機系,更一路攻讀到博士畢業。越是認識小馬越是讓人覺得佩服,小馬並不是畢業之後才開始從事農業的,在攻讀博士班的時候他已經開始務農了,最一開始是在家中只有九厘大的農地上開始種植稻米,這也是九厘米名字的由來。小馬對自己種的米的要求是要非常好吃,要很自豪這是自己要吃的米。
從水稻再到小麥,我可以想像過去成片水稻田的農村景象卻很難想像成片小麥田的光景會是如何,無法想像不能代表不曾發生,過去的台灣確實種有一定面積的小麥,只是台灣讓自產小麥脫離我們的生活太久了,目前唯一有跡可循可能只剩書面資料的紀載或是研究單位資源配置還可讓我們一窺過去一、二。
小馬自創的品牌”18麥”算是除了政府單位之外近年台灣小麥復耕的主要推手。小麥最主要的兩種用途是釀酒以及磨成麵粉做成麵包與麵條,而後者也是小麥日漸受矚的原因,因為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加深了台灣對小麥的依賴。
▲18麥的命名是小馬為了紀念1918年生的外祖母
麵粉加工是引響麵粉保存已經品質的主要原因之一,個體小麥農戶種植面積小,多數是交給麵粉加工廠處理,但加工廠的加工方式反而會犧牲掉某些小麥的特性與營養價值,不願意妥協只好自己來作,小馬以農機背景自己開發磨麥機,保留更多的胚芽以及麩皮,香味也更加的濃郁。在2016年的5月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正式成立了,合作社成立的宗旨是希望能在土地、農產品、消費者與餐桌之間作連結,所以除了實際有耕種的社員外,合作社另有一群負責經營的七年級團隊,將年輕的力量想法注入農業並且實現。
▲合作社外面的試驗花圃
信任的力量
某段小馬的訪談影片讓我映象深刻,他說:「要有信任感人家才會敢把你種的東西放進嘴巴裡。」這樣的想法也是合作社的堅持,所以目前合作社也要求所有社員取得產銷履歷,讓信任感透明。合作社許多的計劃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與實現中,在聊天的時候得知合作社2017將會接手台中地區的休耕轉作大豆契作案、另一方面有機蔬菜生產區的計畫也在建立之中,最終希望能經營一家由合作社提供所有農產品,屬於台灣自己在地特色的餐廳,知道有這樣的一群人在為台灣農業努力,未來台灣農業開出的花朵必定更加燦爛。
▲大甲區的休耕轉契作大豆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