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報導-

【三方友善】生態農法小教室

  • 2015/11/17   作者-蘇暐婷
二次大戰後,人類人口數急速增加,在糧食需求大幅度的增長下,人類於1960年前後開始利用水利灌溉及農藥與肥料,讓農業進入所謂的「第一次綠色革命」。這些化合物大大提升農作物的產量,也養活更多的人類,台灣農業也在農藥及肥料廣泛的利用下蓬勃發展。

工業革命後,在地球氣候變遷、生態污染急劇的情況下,1990年前後日本學者提出有機自然農法的概念,倡導不使用農藥、除草劑與化學肥料的耕種方式,在長期慣型農法耕種方式下,希望藉此農法恢復發揮土地本來的力量,降低土壤酸化與河流大規模優氧化的程度,農民能夠在自然的環境下耕種,而消費者也能食用到無毒安心的新鮮蔬果。
 
生態農法起源

自有機耕種概念引進台灣農業後,近年來因有機、生機或自然農業的崛起,民眾能在市面上擁有更多、更安全的農產品選擇。但有機認證規範較嚴格,農民需投入較高的時間與人力成本,導致台灣目前有機農法耕種的土地面積仍然不高。此外,多數農民較習慣噴灑除草劑、使用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與使用化學肥料促進蔬果生長,但在劇烈的天氣變化與土地酸化等問題下,使用慣型農法耕種的農民們仍面臨許多技術上的問題。

生態農法的發起人吳一言老師,中興大學植物系畢業,專長於植物生理與生態學,並長期關注台灣農業。相較於有機農法的觀點,吳一言老師認為適量適時地使用農藥及肥料並不違反自然法則,耕種過程中更重要的是必須使用改善土壤微生物相的生物製劑,藉由提供作物生長必需的營養,強化植物體的健康,進而提高蔬果的口感與產量,而農民得以獲得合理的利潤,擁有康裕的生活。

圖一:吳一言老師講解台灣農業沿革

【友善環境】何謂生態農法?

相較於現行的農法技術,生態農法強調使用酵素製成的植物營養劑補充植物所需的營養素,等同於人類需攝取醣類、蛋白質、脂肪等五大營養素,植物生長也需補充氮、磷、鉀,若在耕作時使用植物營養劑,其酵素會協助肥料發揮最大效益,可減少化學肥料的使用,此外,因營養素增強植物本身對於病蟲害的抵抗力,除了可降低農藥的噴灑,也可解決病蟲害因長期接觸農藥產生抗藥性的問題。

圖二:生態農法與其他農法比較

而在生態農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植物營養劑,目前台灣的農業生物技術,已經研發出光合酵素、花粉酵素、土壤益生菌、微生物衍生物等生物製劑,統合植物源營養、微生物源營養、動物源營養以及天然植物萃取製作而成的病蟲防治藥劑,利用傳統中醫理論概念結合農業生技科學觀的方法為生態農法的起點。然而, 生態農法已在台灣推行十幾年,一開始農友們對植物營養劑抱持著排斥與不信任,過程中透過吳一言老師持續分享植物營養劑的使用方法,並教導農民們植物營養劑不同於肥料,其成分多為天然酵素,使用過程中不會危害人體更不會造成生態影響,漸漸地越來越多農民透過使用植物營養劑,解決了耕種時技術上曾面臨的問題。
 
 
圖三:生態農法中常見的植物營養劑
 

【友善農友】生態農法對農友的利益

生態農法已推行十幾年,農民在其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因此吳一言老師最在乎的為如何讓農民接受此農法,願意使用植物營養劑,達到友善土壤進而友善環境的生態循環。

如妥善地使用生態農法中的概念,可因營養素活化了土壤的地力,不需濫用肥料,且能激發作物生長過程中有較佳的生理狀態,提升作物對抗天氣變化與病蟲害的能力,即能減少農藥的使用量。

理想的情況下,單位面積濃度的產量提高,耕種整體風險降低,農作物品質良好且穩定,農民得以有安定生活,在產業鏈中扮演令人信賴生產者的角色,而台灣的農業也能漸漸走向健全與成長的道路。         
 
圖四:生態農法對農民的利益
 

【友善消費】生態農法對消費者的利益

在產銷過程不透明的現代社會,在購買農產品時,儘管消費者在乎食品安全與生態環境問題,還是很難對每項商品進行把關,而肥料與農藥相對使用較少生態農法產業鏈下生產的作物,因食用植物營養素,作物對於病蟲害的抵抗力較高,所以能普遍擁有無農藥殘留的特性,進而提供消費者健康、營養與安心的選擇,因食用健康的作物,同時降低消費者潛在的醫療風險。    

此外,生態農法在理想狀況下,植物營養素能協助肥料發揮最大效益,耕種時需使用的肥料比例下降,藉此減緩水質優氧化等水污染問題,達到可永續經營的良好生態環境。
 
圖五:生態農法對消費者的利益


生態農法的未來願景

在過去十幾年的推廣歷程中,生態農法推動者持續的思考著未來該如何讓農業體系更加健全與穩固,台灣農作物的品項多元,包含短期作物如葉菜類、中期作物如瓜果雜糧類與其他果樹等長期作物。

因應不同品項,農民使用植物營養素的方式皆不同,因此未來將發展精準簡易的農業管理系統,蒐集各類作物施作狀況資料,肥料、農藥與植物營養素用量間動態調節的數據,數據統計與分析過後,提供農民專業學理的建議,降低環境負擔並提升作物品質,消費者擁有更多健康營養的農作物選擇,達到生產者、通路商、消費者3贏的美好局面。

在此健全的農業體制下,穩定且持續的地改善台灣現行的農業生態環境,達到生態農法的土壤友善、作物友善與環境友善三大核心目標。
 
圖六:生態農法的未來願景

圖七:生態農法成功案例報導之一
 
圖八:生態農業成功案例報導之二
圖九:採訪人員與吳一言老師
圖十:生態農法團隊
 

參考資料:
1. 吳一言老師-生態農法與其他農法PPT
2. 中時報導-農業生物技術 二次綠色革命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29000908-260102
 

|點擊下方圖片,追蹤我們的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