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專業分工之必要
「友善大地有機聯盟」是多家農場共有之集銷平台,從台南官田發跡,合作業務跨足南投、台東的友善農友。公司自設儲藏倉庫,鏈結物流系統,要讓各地農友的作物得以最迅捷的方式抵達餐桌,其實也就是大家所認知的「中盤商」。
說到中盤商,大眾往往有著嚴重的既定印象,認為是個膨脹價格、自己口袋裝得飽飽的菜蟲角色,但友善大地從未跟這樣的爭議扯上邊。創辦人楊從貴先生致力於讓農友專心顧好田地,承接起後續的所有產銷通路,甚至四處奔波尋找購買方,希望把好作物順利銷出,讓農友確確實實收到合理的報酬。一路以來,友善大地嘗試過各式機能的蔬菜箱,提供餐廳訂購,甚至是配合學校團膳。
楊大哥就曾在一次訪談中,細細算過作物從農地到餐桌的成本結構:「你今天採收這把菜,需要有人開車到你田邊運送,如果是山裡的運輸成本更高。接下來要有人檢驗、有人篩選,運送之間的冷藏倉儲更是一筆大花費。後來的分裝、包裝也需要人力,賣出去更需要專業的行銷與業務,最後的最後, 才是貨運到消費者身上。」農友可能專精田裡的耕作,但他可能根本沒時間載送作物到山腳下,可能沒時間擺攤買賣,更沒時間搞行銷。
我們訪問的是友善大地的專案經理王大玉,在友善大地成立之初,即因理念相近而加入團隊工作。她認為整個農業要翻轉,需要太多面向的專業,還有眾人的持續努力。和藹樸質的她,於是長年待在友善大地,用自己所擅長, 為台灣農業持續盡心盡力著。
▲圖:一呷顧一甲。
就承認吧,人們的習慣與無感
「友善」、「有機農業」這幾個詞,近年來常常出現,但吸引的注意力總是短暫。第一次、第二次聽到時,我們會大力讚許,點頭道是;但第三次、第四次,我們開始失去了感情上的那分在意。
因為「健康」、「生態」這件事太普通,普通到很容易被忘記。大玉認為大眾普遍貼近農業的方式都太過單一:像是電視上的小農故事,很容易成為千篇一律的介紹。應該使用大家聽得懂的淺白語言,取代學術詞彙,讓大家了解土壤中的精采是如何影響食物,這才是傳播能成功的秘訣。未來,從土壤到自然界整個環境議題都可以比照辦理。
科學上的理解固然重要,但在農業裡,友善耕作更多時候是感性的,無非就是愛台灣、愛土地。現今的農業處於商業化農業,遵循生產效益極大化,但就像我們近年來熟知的食安危機、土壤退化,都是在效益面前失守最低準則, 過度施作、噴灑農藥的結果。如果重新拉起這道準則,把商業從第一順位中輕放,當我們單純地希望臺灣是可以深呼吸的地方、一個不用太擔心食物安全的地方時,農業的核心便可以產生改變。
然而,我們總在說「大家」應當關心這個議題、卻沒有特定標的的「大家」。始終存在著廣大的大眾對這個議題麻木、沒有感覺──因為他們的生活離農業太遠,不認為自己的選擇有所牽連。大玉說道,自己是個從小待在鄉下長大的孩子,始終忘不了農村的環境是長什麼樣的,她實在不希望回憶中的那片美麗環境不見……,就是這樣子而已。因此,儘管有些農業是賠比賺的還多,但還是一直會想去做,「因為這是一個契機,不是一個絕對的面向,但就是一個。」大玉笑著說,像是自己不做,也就沒有別人做的使命感。
▲圖:一呷顧一甲。
「你要賺錢還是大自然? 」
▲大玉帶我們去逛她家附近的田區,十月的嘉義大多種著玉米,天氣是少雨多晴。農友間都是老相識,看見我們這群年輕人來訪,簡單用台語笑說:「吃飽太閒喔?」便轉身開始種田。
被重視的食物與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