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家寶寶-

一份榮耀的託付─伯大尼兒少家園家父母服務計畫

  • 2020/05/23   作者-蕭蕭
等家寶寶團隊在粉絲團破天荒地發起了一場限時24H的快閃票選活動,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有參與到投票呢!
票選的問題是:假如現在有一間育幼院願意提供四房兩廳(或更大)的生活空間,任務是要照顧2-6位育幼院的孩子,除了參與者本人,參與者的家人、孩子,也都可以跟這些育幼院的孩子一起生活,如果是你,會不會想要挑戰看看? 👉我想看投票結果
  
其實這個提問的原型,就是伯大尼兒少家園的「家父母服務方案」。

(圖片來源:伯大尼兒少家園官網)
  
曾於伯大尼兒少家園服務的鮑基慧前院長,13歲時因雙親相繼病逝,成了育幼院的孩子,因為自己就是在機構長大的小孩,心中一直非常嚮往家庭的溫暖,當時還在其他社福單位擔任社工主任的鮑基慧,便將此想法提出與先生討論,希望來嘗試一種可以給育幼院孩子家庭溫暖的照顧方式,這樣「體驗式的家庭」就是家父母服務方案最初的原型。
   

那些被拆散的手足

2003年,鮑基慧轉任伯大尼院長,這個一直放在心裡的想法,又再次浮現。鮑基慧觀察到這些安置院童與親生手足之間的關係,因為安置機構多是以年齡、性別分「小家」,她發現許多被送進來的孩子,雖然是和自己的其他手足一起進到機構裡,但卻被迫拆開生活,分屬在不同「小家」生活,這樣的孩子不論是在機構中,或甚至在離開機構之後,手足之間的互動關係也非常差。

(圖片來源: ぼっちまる @ pakutaso)

伯大尼的工作人員開始發現,在機構生活的孩子雖然學會了很多自立技能、相較其他同年齡的孩子早熟,卻始終沒有機會建立對「家庭」的正向概念,無法懂得如何組織自己的家庭,很容易就造成了下一個悲劇的複製。伯大尼深信擁有溫暖的家庭能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所以致力於發展家父母服務方案。
  

同儕之間的爭競與衝突

以往安置機構,為了管理需要,多是以共吃大鍋菜式的宿舍生活為主,同住在同一個小家中的孩子,性別相同、年齡也都差不多,所以時常出現互相爭競的情況,最常出現的狀況就是今天老師陪一個孩子玩,另一個孩子就會覺得不平,「為什麼老師都陪他,不是陪我?」

但在實施家父母照顧方案時,這樣的情況就改善了很多,在同一家庭裡,不太會有相同年齡的孩子,伯大尼的工作人員也發現在這樣的設定中,孩子之間爭吵、競爭的行為減少了很多,甚至受到家庭氣氛影響,許多較年長的孩子也變得願意去照顧較為年幼的弟妹。



▲國內育幼院的照顧模式發展歷程概要


一句「爸、媽」的化學變化

過去生輔員在照顧一些年紀較小的孩子時,礙於工作倫理的限制,比較不容易與孩子有「擁抱」這類較親密的肢體接觸,但其實這是一種非常真實的感情表達方式。

在家父母的照顧方案中,由於照顧者就是孩子的「父母」,因此孩子可以自然地「討抱抱」,表達對照顧者的愛與信任;還有另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對於照顧者稱呼的改變,孩子可以更自然地叫出「爸爸」、「媽媽」,透過稱呼的改變,孩子跟照顧者之間的心理的距離變得更加親近了!


▲伯大尼兒少家園的王志明主任分享自己與大孩子相處的經驗

進入青春期的大孩子,對於情感的表達不像年幼的弟妹那樣直接,對於親密關係更是敬謝不敏,然而卻因為主任的一句「都是我的孩子」而敞開了心中的門。這一幕對所有家庭都在自然不過的日常,卻深深烙印在主任心裡,也更加堅定要為孩子創造「家」的成長環境。


把「家」搬進機構! 為孩子建新家園

「你家不會是廚房在一邊,隔一條長長的走廊,然後才到客廳,然後房間又在另外一邊,睡覺也不會是大通鋪嘛,團體生活才要這樣,一般人的家不會是長這個樣子的啊,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家』搬進機構裡面。」

在現行的狀況下施行這個方案,最需要的就是有一個「家的環境」,也就是說,硬體設施是最需要克服的。過去機構裡的生活環境,還是以開放式為主,伯大尼家園希望孩子的生活是真的有一個家的樣子,也因此興起了建新大樓的需要。


▲新家園的建築模型
  

有爸媽的地方才是家 招募「家父母」

伯大尼為孩子規劃了一棟可以容納十二個家庭的大樓,除了房子之外,也開始招募「家父母」。這個方案要招募的人不僅僅是機構的員工,更是孩子的父母,因此在事前的篩選不能不謹慎。伯大尼希望家父母是基督徒之外,也希望是在固定教會穩定聚會超過一年以上的聖徒,讓教會幫忙把關家父母的生活圈。

此外,伯大尼收容的孩子,有許多都是所謂的「難置兒」
什麼是難置兒,對於照顧者來說,比起一般安置的孩童,生活中遇到的挑戰更多,不僅如此,在這樣的服務方案中,對父母與孩子雙方來說,這都是全新的生活,不僅父母要適應新孩子,孩子同樣要適應新家人、新生活。伯大尼更希望可以藉由基督信仰為孩子與父母的生活帶來力量,讓父母對於孩子的成長有一個美好的盼望。
  

整個育幼院都是我家

王志明主任分享了自己的經驗,自步入職場開始,就一直在安置機構服務,即便是結婚生子也都在機構裡面,兒子出生後,更是直接與育幼院的孩童一同生活,學籍資料裡填的都是育幼院的地址,學校老師一直以為他是被安置的院童,在「真相大白」後,老師便趁機會帶著全班同學一起到育幼院參觀,同學們各個都羨慕地說「你家也太大了吧!」

(圖片來源:伯大尼兒少家園官網)

因為一出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長大,因此也相安無事,直到兒子某天去了同學家,才發現原來「我家」和別人家不一樣,兒子問他,為什麼我們不能像其他同學一樣,自己在外面生活呢?

主任跟兒子解釋,因為他的父母(指主任自己與太太)從事的就是這樣的工作,雖然也有過無法理解父母的階段,但是跟著育幼院裡其他大小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玩耍,漸漸地,「是不是跟別人家一樣」這件事情似乎就沒有再讓兒子這麼在意了。




▲伯大尼兒少家園 家父母照顧服務實驗方案
   

沒有劇本的情境題 用生命影響生命

除了和父母面談之外,伯大尼也會和來申請的家庭中的孩子進行面談,用實際的「情境題」將未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況告訴孩子,也問孩子是不是能夠接受這樣的改變?目前正在服務的其中一對夫妻,家中的兩位女兒就有這樣的經歷。

「哥哥,為什麼你刷完牙,可是媽媽看你的牙刷還是乾的呢?」媽媽走出浴室,如此問道。

「我剛才就有刷阿,我已經刷過了啦,你不要這麼囉嗦好不好!」小陸因不耐煩而提高了音量。

姐姐小靜在一旁看著這個新來的小孩,大聲且無禮地對媽媽說話,心裡非常不諒解,她不懂從前對待自己和妹妹生活常規這麼嚴謹的媽媽,怎麼會就這樣「乖乖地」接受這個新孩子的無理取鬧呢?

「嘿!你根本沒用牙膏還說自己刷過牙,刷牙就是要用牙膏、牙刷刷乾淨,你知不知道!」小妤聽到聲音從房間走出來,對著這位新來的哥哥如此說。

自從小陸和她們一起生活後,這似乎成了小靜小妤每天的生活寫照。
姐姐小靜面對著內心的衝突與矛盾,其中更夾雜著對媽媽辛苦照顧新弟弟的不捨,反觀妹妹小妤,即使面對這樣混亂的場景,她似乎也沒有受到影響。

最初同住時,姐姐看到小陸對自己的爸媽做了許多無禮的行為,但爸媽還是不改溫柔的態度,循循善誘地引導小陸,姐姐一方面覺得父母對待自己跟小陸的態度「差很多」,另一面也因為心疼自己的父母,為了教育有情緒障礙的新弟弟,在生活中受到許多挑戰。但藉著多次、真誠的溝通,漸漸地,姐姐不僅能了解、同理這位弟弟,更在她的人生中,留下了一次重要的生命教育。

(圖片來源:Pietro Jeng @ Pexels)

  
全新的嘗試 全新的挑戰

伯大尼目前包括王志明主任夫婦,共有兩對夫妻加入家父母的服務行列,今年年底預計還有另外兩對夫妻會加入服務行列,屆時便可四個完整的「家」。

談到目前實施的狀況,主任表示,現階段不會有大動作的招募,雖然新大樓可以同時容納十二個家庭,然而機構是第一次正式實施這樣的服務方案,每一位照顧者也都在這個過程中「邊做邊學習」,機構也需要蒐集更多資料,才能對未來的實行方向,有更精準的規劃。

  
沒有萬靈丹 「做中學」是唯一的路

除此之外,此服務方案與以往團體式的生活模式相比,成本高出許多。在招募照顧者(家父母)的過程,也面臨許多難題,例如,家父母並不適用機構內部現行的勞動契約,因此要找到合適的人選,並不容易;主任在訪談中也說到,雖然家父母的立意是好的,然而不實際執行,我們也無法得知這個方案會有哪些缺失與限制,這些都需要時間與觀察。

「在執行的過程中,我們也不斷反思,究竟這樣的服務方式是否真的符合孩子的需求,當孩子已經在家庭中受過一次傷,他是不是還會希望進到另一個家庭中生活?」


就如同你我的雙親一般,自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這個角色,沒有上下班之分,家父母更是這樣,因為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責任。

每一步都不容易,然而「在人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伯大尼家園相信,不管住進家園孩子伴隨的身心問題有多麼複雜,穩定、安全的父母的愛,是他們共同的需要,不論過程多麼艱難,靠著堅定的基督信仰,伯大尼的家庭式照顧服務,將成為一份生命的禮物,穩固每一位孩子,使他們在人生的路上,能走當行的路,到老也不偏離。#


(圖片來源:伯大尼兒少家園官網)
  
寫在最後...

【我想擔任家父母,但是似乎不符合招募資格,該則麼辦?】
  
因為穩定與長久的依附關係才有益於孩子身心正向的發展,所以擔任家父母最短的服務時間
至少要3年,這是一個不低的門檻!如果真的很想有機會可以陪伴孩子,到育幼院擔任「陪伴性的長期志工」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喔!(延伸閱讀:當志工前的一堂課)
  
yes報名伯大尼兒少家園長期志工
yes幫助伯大尼新建家園
heart伯大尼兒少家園 家父母招募

有其他想法嗎?快來 等家寶寶粉絲團加入討論!

  
---
  
👉我要贊助
👉我是企業想幫助寶寶
若您可以【捐助醜水果】或【推薦需要幫助的育幼院】
歡迎來電
(02)2771-3010 無毒農-等家寶寶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