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時,在美國有一位25歲女子試圖吃下黃麴毒素自殺,第一次他在兩天內吃入了5.5mg含有15~45%黃麴毒素B1的混合物,六個月過後,他又在兩周內吃入35mg的混合物
但經14年追蹤後,其身體狀況和肝功能均屬正常。而這位患者並無營養不良及肝炎病毒,有可能這些條件才會導致黃麴毒素致癌,又或者是腫瘤的潛伏期超過14年之久。
根據上述的劑量相當於每日吃下0.38~1.14mg的黃麴毒素,
(35+5.5 mg)/16 day*0.15=0.38 mg/day
(35+5.5 mg)/16 day*0.45=1.14 mg/day
以台灣黃麴毒素檢驗標準15ppb的花生醬做推算,相當於每日吃入25~75公斤的花生醬。
▲ppb與ppm的單位換算公式
乏人問津的數學難題
1ppb是十億分之一,現代科學昌明,機器的檢驗極限值是0.1ppb,也就是百億分之一。而1ppb的多寡,大家可以用以下例子想像:
- 三十二年(Years)裡的一秒(Second)為1ppb。
- 一公斤(kg)的物質中有一微克(ug)某物質,某物質含量即為1ppb
- 十噸(Tons)的薯片裡有少許(Pinch)的鹽為1ppb。
斷章取義:一毫克的黃麴毒素
說到這,想再跟大家簡單介紹黃麴毒素。
黃麴毒素(Aflatoxin)真菌在生長時產生的二級代謝物,主要能生產黃麴毒素的菌為Aspergillus flavus及Aspergillus parasitcus等菌。自然界中,至少存在14種黃麴毒素。黃麴菌與其寄生麴菌可生長在土壤、稻穀等基物上。
而黃麴毒素為什麼可怕?一個原因是黃麴毒素不可被破壞,另一個原因在於大眾的不理解,以及媒體在不理解之下的渲染。
▲常見的新聞標題殺人法
大家很常見記者在文章上使用標題殺人法,如「「一毫克就肝癌!煮不死的黃麴毒素」。或像是市面上抽驗花生產品,你竟然會在新聞中看到這樣的內容:
"國內新聞媒體皆報導,日前台北市衛生局公布的清明節祭祀食品抽驗結果,有八件不符合規定,其中五件更是致命的一級致癌物「黃麴毒素」超標,只要一毫克就會致癌的黃麴毒素,有店家販售的花生粉黃麴毒素更超過標準值五倍!”
「只要一毫克就會致命」、「超過標準值五倍」,反過來問,大家知道標準值是多少嗎?答案是15ppb,也就是1kg的物質中有15微克(ug)的某物質以內皆算合格。
單位換算真的滿難的,1微克=1/1000毫克
以「只要一毫克就會致命」的標題來換算,我們如果因為肚子太餓,一口氣吃下1公斤黃麴毒素檢驗值超標66倍的花生醬,這樣的狀況下,就可以如同記者的標題——殺人致命。
黃麴毒素致死新聞案例
大家知道黃麴毒素的生長環境不侷限花生類產品嗎?其他如五穀雜糧、玉米、醃漬類的鹹菜、醬類、米、米粉、冬粉、麵粉和南北貨等,若保存不當,也可能被「汙染」。
民國五十六年,台北縣雙溪鄉曾有三戶人家,因為連續兩週吃了發黴的米,造成40人中有26人中毒的不幸慘劇,中毒輕微者胃部不適、食慾減退、腹脹、腸鳴音亢進、噁心、無力、容易疲勞、肝區觸痛;嚴重者則出現浮腫、昏迷乃至抽搐死亡的現象。
其中有三名小孩即在發病數小時內不治死亡,事後分析黴米中的黃麴毒素B1含量竟高達0.2ppm。
單換換算
1ppm=百萬分之一
1ppb是十億分之一
1ppm=1000ppb
0.2ppm=200ppb=超標13倍
政府抽驗與宣導力道造成的誤解
既然那麼多作物都有機會感染黃麴毒素,為什麼大家只知道花生容易含有黃麴毒素呢?我想可以歸功於政府有效的宣導。
民國95年時,行政院衛生署針對市售花生製品抽查,其中抽驗到不合格商品,其中有一商品超過規定限量值的16倍(240.4ppb)。衛生署根據此狀況,開始宣導花生製品與黃麴毒素對民眾的健康風險。
這就像是「大海很危險,所以不要去海邊玩」的道理,明明臺灣這麼美,四面環海是個海島國家,為什麼臺灣海的教育如此不普及?就像是各種以訛傳訛的報導,加深了大眾恐懼的程度。
業界罕見:小量生產逐批檢驗
透明花生醬,生產透明、製造透明、檢驗報告公開透明。我們甚至可以自詡是業界唯一小量生產且逐批檢驗的業者。
花生醬必須黃麴毒素檢驗合格,且生產過程公開透明讓大家檢視。在大眾的監督之下,我們希望能建立起另一種不同的聯繫——信任的價值。
讓我們一同從產地到餐桌,逐批檢驗黃麴毒素之初衷在於確保每一批生產的花生醬都能讓您食得安心。讓食物回歸本味,以自然的風味取代不必要的添加,用心品嚐土地孕育的豐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