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需要的,是「尊嚴」、是「心靈的陪伴」,是「相信自己值得最好的」那份幸福感。這,才是「等家寶寶計畫」的核心。

為什麼「只給食物」遠遠不夠?
您可能不知道,育幼院的孩子們,絕大多數都不是「孤兒」。他們是因為家庭暴力、照顧疏忽等嚴重創傷,才被迫離開原生家庭(根據報導,有孩子因家暴被打到需穿鐵衣固定)。這些經歷,讓他們比一般孩子更需要專業的心靈輔導與高品質的生活照護。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
1. 錯誤的愛心: 育幼院時常收到不適用的物資,例如讓青少女們害怕的「嬰兒奶粉」,或泛黃破舊的衣物。這不是關懷,反而可能是一種傷害。
2. 經費的困境: 政府的「去機構化」政策導致補助減少;而每當重大天災發生(如2023年土耳其地震),捐款就會被排擠,「驟降八成」。
3. 專業的隱形S本: 照顧受創傷的孩子(如過動、情緒障礙),需要S格的專業社工與教保員,而「人事費用」正是育幼院最沈重、也最容易被忽略的開銷。

「等家寶寶」的證明:我們不只送菜,我們送出「健康」與「幸福」
我們拒絕讓孩子們吃「剩食」,我們堅持「三贏」模式:將您的捐款,向台灣在地小農採購最高品質的「無毒有機蔬果」與「鮮奶」。
這不只是一個Slogen,我們有數據證明,
在 2024 年,我們對 47 間合作育幼院進行了滿意度調查,結果令人振奮:
* 100% 的院所對「鮮奶品質與配送」感到滿意。
* 超過 90% 對「水果品質」給予高度肯定。

更重要的是,這份堅持帶來的「質變」:
* 5% 的院所回報:「孩子生病次數減少了」。* 55% 的院所表示:「大幅減少了伙食開銷」(讓經費能用在更關鍵的專業人事上)。
* 花蓮希望學園的夥伴分享:「高品質蔬果讓青春期少女內分泌平衡,痘痘都變少了。」
* 信望愛少年學園更直言:「孩子吃到櫻桃、甜柿等高價位水果,『機構生活的幸福感指數』提升,彌補了原生家庭的困頓。」這證明了,高品質的食物,是孩子們重拾健康與尊嚴的第一步。
超越物質:700 位志工,打造「心靈的避風港」

「等家寶寶」的核心,是「陪伴」。2024 年,有超過 700 位志工夥伴,與我們一起實踐這份承諾。我們不只是在倉庫包裝蔬果(一位志工分享,看到新鮮蔬果都想咬一口,但想到孩子在等,就更努力包裝!)。
我們更走入孩子的生命:
1. 在「才藝圓夢計畫」,72 位志工在台下給予緊張的孩子最大鼓勵,看著他們站上舞台發光。2. 在「愛心稻田」,志工們耐心引導,讓原本「不敢摸土」的孩子,最後能自己翻藤、挖出地瓜。
3. 在「聖誕傳情」,95 位志工做的不是「送禮物」,而是「陪孩子上街,一起討論、採購」他們真正想要的禮物。
這份「被尊重」的體驗,才是孩子們最需要的。

▲志工訓練

▲孩子為每株地瓜澆灌

邀請您:成為這份「全方位支持」的力量
育幼院的孩子,不是「孤兒」。他們是因為家庭遭遇重大變故,而被安置的「等家寶寶」。他們需要的,是一個能接住他們、陪伴他們健康長大的避風港。您的每一筆捐款,都是最靈活、最關鍵的支持,能幫助育幼院支付專業人員的費用,應對突發的醫療需求。您的每一次志工服務,都是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被愛」的種子。邀請您,立即行動。 您可以選擇成為我們的捐款人,穩定支持這項「三贏」計畫; 您也可以報名成為我們的志工,用您的雙手,為孩子打包一份安心與希望。

育幼院需要的不只是物資,更需要能「靈活運用」的資源,去聘請專業人員、支付必要的醫療與教育費。
「捐款」是這一切的基石。 「志工」是這份愛的實踐者。
您的支持,不只是在捐一箱水果,而是在投資一個孩子的身心健康、重建他的幸福感,並同時支持台灣的永續農業。
這是一份超越物質的承諾,邀請您,現在就加入我們。
→ 點此支持「等家寶寶」捐款計畫
→ 點此報名「等家寶寶」志工行列

▲等家寶寶社會福利協會獲得遠見第17屆企業社會責任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