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關:面對原生家庭
照顧同樣滿身瘡痍的原生家庭
這些原生家庭有一大部分是來自社會底層,「我看見了底層弱勢和階級複製的悲哀。」想要提供幫助的張社工尋根探究,才發現原生父母的背景也多是深陷於泥沼之中。
其中,童年傷痕造成的觀念偏差十分嚴重。「她告訴我,她當然愛著女兒,但孩子就是要打才會聽話!因為當初她也是這樣被打到大的。」張社工接觸的一位原生媽媽毫不自知自己童年的傷痕記憶,竟然會一代傳一代,伴隨著「愛的小手」打在自己孩子身上。
「幫助原生家庭就是幫助孩子盡早返家,但要從哪裡開始幫助?我們必須摘下一昧批評的有色眼鏡。從我接觸他們開始,他們不再是犯了錯的父母,而是需要找回愛的大人」張社工說,挖出那些被遺忘在記憶深處的人和事,一一和原生父母剖析、陪伴他們才能從根本上,讓家庭回歸秩序。
和原生家庭站在一起
張社工告訴我們,政府在開會討論個案狀況時,會議內容經常單一的批評著原生家庭的缺失,而最終成為奪走孩子的審判台。
「有幾個案子,小爸爸小媽媽的照顧疏失當然必須追究,但孩子被帶走時,目睹了小媽媽的兩行淚,我有種在拆散人家家庭的感覺。」
「爸媽如果做不到....孩子就不能回家!!」、「這些爸媽應該被剝奪親權,給他們一個警告!」作為政府決策和原生家庭的溝通橋樑,社工必須利用手中的權力,客觀的去連結法令跟現況,否則在手中握有權力的當下,太過感情用事反而會變成打著保護兒少的口號,和原生家庭搶孩子。
「會議上主要討論的一定是原生家庭犯了那些錯,那我就必須在和原生家庭接觸過之後,盡可能還原家長的原始樣貌,以免原生家庭被過度扭曲化,讓孩子的返家之路越來越遠。」張社工語重心長的說。
幫助原生家庭保持動力
社福機構分工得很細,原生家庭面對的有社會局社工、孩子的主責社工、寄養家庭或育幼院社工、追蹤和輔導社工,如果有領多項補助又有不同的個別社工。
一個原本封閉的原生家庭,突然受到迎面而來一大堆社工和複雜的法案資料洗禮,無非是一種衝擊─「大多數是看不懂的文件,也搞不清楚自己要幹嘛,有些可以領補助領錢的也不敢去拿。」張社工跟我們分享原生家庭跟她抱怨的話語。我們可以看見,暴露在層層的「官方要求」底下,這些學經歷較少的家長有多麼無助。他們一方面怕麻煩,一方面又怕搞錯被唸,因此原生家庭對於政府和社工們的要求,往往會表現的很消極。
「我自己會主動打電話去問他們(原生爸媽)進度啦,哪裡看不懂、有沒有記得甚麼時候要交之類的,讓他們比較安心,也多一個人慢慢跟他解釋」張社工說多帶著他們走,漸漸他們了解這些固定的SOP就會更主動一點。
第二關:面對孩子
自接到案子開始,社工每一次的家訪都要很注意每個細節,從孩子的表情和身心狀況、家中環境的好壞,到家長和孩子的互動,「錯失了一個小端倪,很可能就錯過了一個拯救孩子的黃金時間」。
陪孩子走過他們的人生風景
「我時常為了孩子的安危和下落,鼓起勇氣跑遍各大場所,好像在演連續劇」張社工和我們分享他在凌晨半夜,為了找出一位有自殺紀錄的少女,到鎮裡所有的汽車旅館一間間的敲門,甚至還有一次,她得要協助一位年僅13歲的寄養童處理家人的後事等等…..。
偶爾也會有身陷危險,卻要為了孩子不顧一切的時候─「記得有一次家訪,發現一個小妹妹嚴重受暴,我等不及跑完標準程序,直接當場拉著他就跑到警察局。」「這我還差點被那位家長揍!」我們聽了真是替張社工捏了一把冷汗。
但多年後改過自新的家長主動捎來感謝和抱歉,其中還有小妹妹的來信謝謝張社工的出手相救。「這時你就會覺得一切都值得! 但我應該不會再這麼大膽了....。」危機不分時間地點,儘管張社工用打哈哈的方式帶了過去,卻蓋不住社工這門志業所散發的光芒。
替孩子「配對」適合他的寄養家庭
寄養家庭的辛勞是眾所皆知的,而就算是在數量不足的情況下,孩子該到哪個寄養家庭並非「有位置就趕快排進去」,而是需要社工評估孩子的年齡和身心狀況,再藉此評估哪戶寄養家庭最適合照顧這個類型的孩子。
「比如這個寶寶還小未足歲,我們就不會考慮專門帶青少年的寄養家庭,因為他們的專長就是溝通和管教,而不擅長處理小寶寶的生理需求,因為寶寶只會哭不會說話表達嘛!」
合適的寄養家庭能在照料孩子中得到成就感,孩子也能的到妥當的照料,否則教養受挫可能會對往後的寄養家庭生涯造成影響,甚至退出,這樣社會不但又少了一個寄養童的避風港,對孩子本身又得到了第二傷害。
第三關:面對寄養家庭
「我們社工和寄養家庭的一個共同責任就是:照顧孩子」張社工說,照顧孩子是雙方的共同責任,但有時彼此價值觀和對孩子期待的不同,會讓兩方產生衝突。「社工和寄養家維持良好關係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安置童的發展產生不小的影響」。
和寄養家不能只是上對下,同時也要有對等
孩子的背景和身心狀況有千千萬萬種,對社工來說,有一定的責任是要「監督」孩子在寄養家的狀況,「有一次家訪,寄養童和其他孩子明顯有相處上的問題,但寄養媽媽卻跟我說孩子很好,他應付得來」。
當下的張社工很想指責出這些盲點「但我知道這些批評不會讓寄養家庭覺得受用,反而容易教養受挫」後來張社工選擇聽完寄養媽媽比較情緒化的言論,並給他一些小建議「說話的技巧很重要,不能讓寄養家覺得我們在命令或斥責他。」
談論的空間變大、變彈性才能真正有效幫助孩子「我們是亦師亦友的夥伴,我得順應寄養家庭的狀態,畢竟孩子是他們在帶,而我除了監督也必須給予寄家支持,因為他們是很珍貴,得來不易的一群人」。
順應寄養家庭的冷熱
孩子狀況千千萬萬,寄養家庭的特質也是百百款,單從家訪的狀態來看,可以分成主動跟被動兩種。
「主動型的寄養媽媽常常打電話給我,去家訪的時候也會鉅細靡遺的跟我分享孩子的大小事,這種就不用我擔心,因為他已經把孩子的狀況全都講完了」張社工說主動型的寄養家庭會積極的討論孩子問題,讓社工參與孩子發展。
另一方面被動型的寄養家庭,除非是遇到緊急事件,否則不會主動連繫社工「家訪時也說的比較少,只會分享一些他覺得比較重要的,那如果我有其他想知道的事就要一個一個問,但他回答的可能也不是很多」。
社工當然還是尊重寄養家庭本身自己的教養模式和特質,「社工就是在人和人之間走跳,我們主要還是在他們覺得舒服的情況下一起去探討孩子的走向,一樣米養百樣人嘛,更何況寄養家的米可是養了我們好多小朋友呢」。
處理寄養家庭的「放不下」
「寄養前跟寄養中還算是好處理的,有時孩子返家後,面對的離別課題反而讓人揪心」 按照台灣現在的寄養服務是設定在「孩子最終要返家」,這就代表寄家總有一天會和孩子說再見。
「我們接的案子大多偏小,而小baby基本上都是要24小時全天陪在身邊的,帶到都像自己的小孩,所以最後孩子要離開了,有些寄媽很難接受」止不住的悲傷甚至會做出一些越矩的行為「寄媽就來辦公室質問,因為他覺得原生家庭的狀況還沒好轉到能照顧baby」。
跑來辦公室的還是小事,曾經還有寄媽跑去幼稚園偷看孩子,「事後我們當然有處理和勸說,他自己也知道不好就不再去了」張社工花了很多心力在陪伴寄養家庭,「建立良好的關係、熟悉每一戶寄養家的特性不只是為了幫孩子配對」張社工強調「也是為了讓我們能用最適合得宜的方式去支持他」。
最後一關:面對自己
12年的社工生涯實屬不易「在社工界,很多單位的人做超過1年就算老鳥了」現在張社工為了第二胎請了一年的長假。「以前都不敢請假,因為你請假了工作就是其他同事擔當,但為了肚子裡的寶寶,12年放一次假應該還好吧?當然很謝謝長官支持我」。
犧牲了之後,有成就理想嗎?
2017年台北市社會工作師公會指出,有近8成的社工師執業時曾遭受威脅或潛在威脅,有人一年被威脅快50次,甚至多到數不清。然而,全國社工人員卻有85%是女性。
社會工作的辛勞遠遠的超過了大眾的想像,不對等的薪資、上級的壓力和努力、結案的窘境擊倒了社工們,「以前念書課本說社工是一門助人的專業,但走到一半你會發現,這個環境會讓你不知道怎麼幫自己」。
「除了大環境,有時讓內心難以承受的還是救不回來的那些案子」曾經有個小媽媽懷孕後男朋友跑了,為了生活一直借錢債越疊越多,他不信任任何人,張社工幫他申請了救濟金,小媽媽頻頻道謝,但最後他還是自殺走了。
「還有很多很多再也無能為力的案子,我都記得」社會工作不是有熱忱就能做好的,生命的沉重讓張社工單位一換再換,從一線回到行政,又因為理念回到一線,「12年就如流水般嘩啦啦的過去了」。
為了外面的孩子,錯過自己的孩子
「在外幫助寄養孩子的我,卻把自己的孩子寄養在父母家」,社工工作量大,早出晚歸是常態,偶爾的假日好不容易能陪在家人身邊,卻時常被手機來電硬深深暫停「有時候當然很想逃避啊,久久才牽到一次我大女兒的手,但我又想到,電話的另一頭可是另外一個失去依靠的小手」。
12年來當了數百位寄養孩子的超級英雄,肚子裡多了小生命的張社工,頭三個月還挺著大肚子跑案子,社工支持著原生家庭、孩子、寄養家庭,但又有誰來在他們脆弱的時候支持他們呢?「很感謝父母的幫忙,還有丈夫的支持」。
張社工說這12年來身邊的同事來來去去,他自己仍在這個體系裡載浮載沉,「社會工作是我的職業,也是志業,無法確定會不會再有下一個12年,生命太多樣子了對吧?而我也願意在還能承受的極限裡,繼續溫柔捧住那些受傷的靈魂」。
>>我要贊助
>>我是小農想加入計畫
>>我想推薦需要幫助的育幼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