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字號:台內團字第1070087702號
-等家寶寶-
寄養媽媽「不愛我」?! 寄養家庭的教養難題
  • 2018/10/09   作者-雨珊
寄養媽媽「不愛我」?! 寄養家庭的教養難題
如何教養一個孩子?這沒有正確答案也無法一言以蔽之。但這個課題,對於愛著親生孩子的父母,會甜蜜的用一生的愛去作答。 那,如何教養一個「非親生」孩子?寄養家庭的筆跡中不只有愛,同時混雜著淚水和辛勞。
面對孩子的「不適應」:如果知道會被帶走,就不會說自己被家暴

「如果知道把爸爸家暴的事說出來就會被帶走,那我當初就不會說了...。」阿宏這樣說著,難以讓人相信這是一位安置童所說出的話。照理來說,離開一個長期被毆打的環境,不是應該要很慶幸嗎?怎麼會寧願留在那裡呢?因為對他們來說,他們離開的不只是危險,而是一切。
很多緊急安置的案子都是在某天放學後,直接從學校被帶到寄養家,突然的就要轉學了,突然的就見不到爸爸媽媽了,突然的兄弟姊妹、學校的好朋友都不見了,這是比被毆打還衝擊人心的狀況,他們根本沒有好好地跟本來的環境道別。「被打有時你還能跑,姊姊會保護我,我們會互相保護,但被帶走是逃不掉的。」
「他剛來的時候,看得出緊張和難以接受」寄養媽媽蘭姊這樣說,和現在能侃侃而談的阿宏不一樣。阿宏剛到寄家時話不多,那時每天晚上蘭姊總能在房門外聽見阿宏悶在被窩裡,努力降低音量的哭聲。
「通常安置童最不穩定的就是心靈」,因此寄養媽媽首要的工作就是「多聽、多去了解」他們的聲音,「但有時你願意問,他不一定願意講,我們就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去陪伴他。」尤其越大的孩子越會憋,好幾次也是讓蘭姊不知道怎麼辦。
後來,蘭姊決定從阿宏身邊的朋友著手,看準阿宏喜歡打籃球,蘭姊常邀請阿宏的球友們多來家裡坐。阿宏看著好友們跟自己一起在寄養家客廳打打鬧鬧,吃著寄養媽媽準備的點心飲料,也就卸下了心防,不再對寄養媽媽那麼排斥,接納了這個新家。「這我花費了好大的功夫啊!」蘭姊說。
但也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按照阿宏這個模式去接近,寄養家庭通常都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時間去認識安置童「真正的樣子」,有些比較內向的孩子沒什麼朋友、不喜歡外出,就得換成在家陪他繪畫、做點心等方式,「寄養家庭每天面對的都是益智題目!」

難以拿捏的教養力道:我的身分是寄養家庭

「寄養家庭有個潛規則,孩子犯的錯再怎麼嚴重都不能動手去打。」而現實來說,寄養媽媽也「不敢去打」,就怕會勾起孩子心中被原生家庭施暴的陰影,也怕孩子不懂事在外亂講話,對寄養家庭的形象造成不好的影響。或是在和原生家庭的親子會面上,孩子直率的發言如果交代不清始末,讓原生家庭誤解的話,可能會引來不必要的紛爭(延伸閱讀:要和危險的原生家庭親子會面?!
而教養問題不只存在於寄養媽媽和安置童,同時也牽涉到寄養家庭本身的親生孩童,部分的寄養家庭中仍有自己的親生小孩,如何拿捏對親生和寄養童之間的對待更是一個大難題。
「我自己的孩子有次跟我說:媽媽我恨你」擔任寄養家庭有6年經驗的劉媽媽說。原因在於當親生孩子犯了錯,劉媽媽通常都是用自己原有的教育方式,可能會打、會罵,但如果寄養的孩子犯了錯,因為對他們多了「責任」、「顧慮」在身,因此寄養孩子因此有了「免打金牌」。這樣一來,不但可能縱容寄養孩子的偏差行為,親生孩子也會覺得心裡不平衡,而產生仇視寄養孩子的心理。
後來劉媽媽的解套方式是:一視同仁。尋找替代的處罰方式,如罰寫、罰站等,讓無論是寄養的孩或親生孩子,犯錯時都能得到適當的教養。
對寄養的孩子來說,如果犯了錯,寄養家庭心疼他們之前的遭遇之餘,也必須用正確的教養方式,告訴孩子做錯是就會得到處罰,但這個處罰應該是「合理的處罰」,而不是一昧的溺愛;而面對自己的親生孩子,可以好好和孩子討論和說明為什麼家裡會有寄養的孩子?怎麼做才會讓他們覺得公平?並別忘了提醒孩子,寄養的孩子也是這個家的一份子!

寄家「管太多」,寄養童:阿姨不愛我
大多數的寄養童的原生家庭都很複雜,因此對於基本的生活規範和價值觀的部分,寄養家庭都要下很大的功夫去導正,甚至有些寄養童會有愛說謊、習慣性偷竊的行為。在「打不得」的狀況下,除了說道理外,對於年紀比較大的寄養孩子,寄養家庭也制定了很多規範來約束孩子們,像是:晚上7點前要回家、不能去網咖、離開學校要先打電話等等。
阿宏也對此不滿過,「哪有國三生被規定7點要到家啦!」但這些規定其實不只是為了要矯正孩子們的行為,有另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孩子背景複雜,為了保護寄家和孩子不被原生家庭跟蹤、騷擾或帶回,孩子有很多事情在做之前都要詢問過寄養爸媽,甚至還要往上報給社工同意。
「如果沒辦法動手打,就只能剝奪他一些權利」像阿宏有一次又和同學偷偷跑到網咖被寄養媽媽抓到,馬上被禁止一個禮拜放學打球的娛樂。「阿姨為了盯我還會特別來載我回家」阿宏被安置時是國中的年紀,當時還算懂事,同樣的處罰若換作是較小或是不知錯的孩子,情況就不同了。

寄養媽媽蘭姊說道,曾經有個年約小五年紀的寄養童,有嚴重的說謊問題,若一不順他的意就會趁機和到家裡做客的寄媽朋友說「阿姨都不買東西給我吃,常常肚子餓」、「阿姨比較愛他的小孩,都不愛我」,也常和社工誇大其辭,讓寄養媽媽勞費心神要和朋友、社工解釋好多次真正的原因。
寄養家庭所處理的問題不只是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每一個寄養童都有複雜的背景和難以修復的心靈。每個孩子都像是禮物,在見面之前都不知道是什樣子,每接觸一位新的孩子,寄養家庭要面對的是和寄養童猜心的益智題目、自己和寄養與親身孩子的三角關係,以及權衡人情和規矩的教養尺度拿捏,辛苦可想而知。
「很謝謝阿姨照顧我到高中畢業,來你家很開心」阿宏這樣說。其實在國中畢業那年阿宏本來應該要返家的,但因為原生家庭負擔不起高中學費,蘭姊心疼他的好成績,便請社工讓案子再延後幾年,直到高中畢業。阿宏說完感謝的話,便與蘭姊相視而笑,我想,寄養家庭在拯救的就是這樣的笑容吧。

>>我要贊助
>>我是小農想加入計畫
>>我想推薦需要幫助的育幼院


我的菜籃
尚無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