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故事-

【台東好釋多釋迦】好山好水好釋迦

  • 2021/09/07   作者-心雅
晃悠悠地來到台東,藍天白雲和強烈的日光讓人不禁恍惚,時間流逝的速度與台北不同。拐了好幾條路後終於來到一片茵綠的釋迦園,熱情的女主人Weini姊已站在門口招呼著我們入內。
拉開門,一映入眼簾的是忙碌的出貨現場,一籃籃的大目釋迦堆得像小山一樣。好釋多的智恆哥、我家釋迦的志瑋哥和苔苔姊,一人各據一角,手起刀落十分俐落的進行出貨作業,一時之間腦袋還沒對眼前的景況反應過來。原先和伙伴安排早上拜訪我家釋迦,下午拜訪好釋多,想不到兩兄弟今天一同採收、出貨,叫我們早上一起拜訪就好啦!
▲好釋多的男主人陳智恆


▲成堆成箱的出貨現場

看到苔苔拿著噴槍,對著挑選過的釋迦噴出陣陣嘶嘶作響的氣體,我們好奇的詢問它的作用。「這吹掉髒汙跟蟲,主要是介殼蟲跟螞蟻啦,你看,」苔苔拿起一顆還沒吹氣的釋迦。
▲減藥栽種的釋迦難免有些許的不完美

白白的部分是粉蝨或介殼蟲,黑黑的部分則是塵土和一些蟲造成的雜汙。偶爾會見到有螞蟻在釋迦上,不過比較少見。「螞蟻會來是因為想吃釋迦表面的果粉,倒不會對釋迦本身造成甚麼危害。」Weini姊在一旁和我們補充說明道。
▲透過空氣噴槍,吹一吹就是乾乾淨淨嫩綠的果了

兄弟各立品牌 果園相隔一條路

兄弟倆志瑋和智恆都追隨父親的腳步從事釋迦種植,分別創立了各自的品牌「我家釋迦」和「好釋多」。去年拜訪的是哥哥志瑋的我家釋迦 (部落格文章回顧 ),而今年我們來台東則是想對弟弟智恆經營的好釋多果園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不免俗的還是好奇詢問還是兄弟倆的品牌差異在哪裡呢? 陳智恆說,主要是栽種方式的不同,譬如兩兄弟都使用微生物管理,但使用的菌種就不太一樣。「我哥比較勤勞,菌種都自己培養,我就比較嫌麻煩,買人家混合好的菌種比較快!」智恆哥靦腆的笑道。
▲兄弟倆的釋迦園以一條小路做為分界;左邊為哥哥的我家釋迦,右邊是弟弟的好釋多果園

除了栽種管理方式上的不同,兩兄弟為了農忙時節能夠互相照應,會刻意將各自的果樹錯開花期約一週左右的時間,「這樣我要採收的時候他可以來幫我,他要出貨時我也能幫他」陳智恆說。

微生物肥料活化土壤 降低環境負擔

微生物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隨著生物科技的發展是越來越廣泛,能夠接受的農民也越來越多。依據土壤和氣候狀況選擇合適的菌種,可達到改善土讓狀況,維護土壤肥力,或是替代部分化學藥物及肥料的施用,紓減農業用藥及化肥對環境之衝擊,對環境永續發展有很大的助益。在釋迦栽種的應用上,微生物肥料的菌種能夠促進有機物質的分解和吸收,並與土壤中的壞菌相抗衡,在防治線蟲上有一定的功勞。
▲運用微生物肥料栽種釋迦,減少農業用藥和肥料的使用,降低對環境的衝擊

▲釋迦套袋後便不再用藥,盡可能讓消費者拿到手中是零藥殘的狀態

栽種技術門檻高

釋迦在水果中算是種植技術門檻較高、栽種管理方式差異大的作物。而在這之中,授粉又屬最費工最麻煩,但最重要的程序了。釋迦的花是雌雄同花,但雌雄蕊卻不同時間成熟,自花授粉率極低,因此必需仰賴人工授粉。陳智恆和我們分享,人工授粉的前一天,須把欲使用花粉的花摘下,花心要先集中處理,並冰過一晚;冰過一晚後的花粉比較容易脫落,過了篩網以後才能夠使用。而為了避免在正中午的烈日中授粉,授粉當天凌晨三四點就要開始上工了。
▲釋迦的花


▲授粉時以吸管作業
雖然授粉費工費時,但陳智恆仍堅持授粉作業自己來搞定。「以前有請過工人呀,但授粉如果粉沒均勻上好,很容易歪果,若歪果我又得打掉重新授粉一次。」

風調雨順 果粒飽滿鮮甜

今年由於天氣條件穩定,無重大天然災害,因此果況好、果粒大顆飽滿,產量也豐足。沒意外的話釋迦的產季基本上是一年兩收,入秋一收、隔年冬天再一收。大家可以把握剛入釋迦季的時節,趁著秋季日照還強烈,品嘗今年第一收的甜美釋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