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家寶寶-

不給期待,是種溫柔 寄養家庭的愛與別離

  • 2024/01/17   作者-雨珊
有效的規劃時間,可以幫助我們更有進度的完成計畫,無論是幫助孩子做完功課、訂定從安親班接回他的時間等等,畢竟誰都不擅長應付「突如其來」的麻煩。
但對於寄養家庭來說,「突如其來」卻是他們最常面對的事......
 

我愛著素昧平生的孩子


 

保母的背景讓張媽媽剛加入寄養服務,主要負責帶學齡前幼兒,第一個案子是年齡不到6個月,被家暴的小寶。「他的腳被自己的爸爸凹到骨折,手腳外翻...」這畫面怵目驚心,讓張媽媽現在想起來還是難以釋懷。
 

小寶一開始很害怕被觸碰,雖然是個嬰兒卻看得出他眼神裡的驚恐,每個夜裡張媽媽都把小寶抱在懷裡入睡,「除了照料傷勢也讓他慢慢不再害怕被擁抱」,慢慢的小寶與人相處的神情從恐懼變成了安穩,能夠在張媽媽的臂膀裡甜甜地睡去──「我喜歡在他睡著時戳戳他的小饅頭臉,偶爾他會小小的微笑,好像知道我愛他。」
 

社工後來找到了小寶的生母,原來夫妻兩人離異時媽媽還沒有工作,怕讓孩子餓肚子才暫時留給前夫照顧。而小寶從安置在張媽媽家到生母接回,時間也不過五個月。
 

五個月,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日日夜夜的相處是真實存在的,難以割捨的情感也無法忽略。「社工忽然就跟我說小寶要回家了...。」雖然寄家都有被輔導過別離課題,但突如其來的說再見,讓初入寄家的張媽媽還是難以表現豁達。


急促又高壓的愛


 

愛有很多種樣子,有時是如張媽媽對小寶,五個月的夜晚擁抱入眠,有時卻又是「給你魚吃,不如教你釣魚」的未雨綢繆。
 

患有先天性身體畸形的琪琪,有其中一隻手無法正常作用,平時和爺爺相依為命,家中開銷全靠爺爺撿回收度日,某次車禍導致爺爺受傷,無收入的情況全靠鄰居救濟,在評估下琪琪被強制安置在陳姐家中。
 

得知琪琪的狀況後,為了讓琪琪有能力學會照顧自己和年邁的爺爺,陳姐開始教導琪琪如何自理生活上的事務,這對從前生活都由爺爺打理的琪琪非常不適應,而三個月之後,陳姐被告知琪琪一個月之後就得返家。
 

看著剛學會穿完一整套衣服的琪琪,陳姐心慌了起來,如果爺爺再次受傷或是離開了,琪琪又該如何照顧爺爺或是照顧自己?抓緊最後一個月,陳姐對琪琪嚴厲了起來,開始訓練小學二年級的琪琪能夠學會自己下廚,這對光是自己著裝就學了一個月半的琪琪,無疑是種挑戰和壓力。
 

只剩下半個月,琪琪卻還是記不得米跟水的比例,蛋也煎不好,陳姐的憂心常常讓他狗急跳牆,有時心直口快的口氣常讓本來就自卑的琪琪更加受傷。這次,琪琪又失敗了,經不起陳姐的求好心切,琪琪受不了的一邊將鍋鏟亂丟,一邊大哭。陳姐這才發現,時間急迫的壓力讓他忽略琪琪的感受和能力,她不過是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呀! 一昧的高壓教導,雖然是出自於愛,但卻讓陳姐與琪琪雙方都傷痕累累。

無法預知的「返家時間」
 


張媽媽對於分離所產生的強烈失落感,以及陳姐因為時間急迫所產生的壓力都來自於一個關鍵──孩子「很突然的」就要走了。孩子的離開突然到令寄養家庭難以消化,但這樣的不事先告知,卻是無法避免的,為什麼呢?
 

根據政府明文法規規定,一個安置童最長的安置年限為2年,接著會視孩子的身心發展狀況、原生家庭的復原和孩子的互動狀況,決定是否延長寄養,最多只能延長一次。


 

從兒少保護的處遇流程圖來看,若一個孩子的家庭有失去功能(家暴、吸毒、照顧疏忽)的可能,多方評估後判定孩子繼續留在家中會有安全上的疑慮,要執行「家庭重組服務」,這個時候,孩子就有可能被送到寄養家庭進行安置。

而現在的案子隨著社會變遷越來越複雜:如母親吸毒患有戒斷症的寶寶、2歲以來被家裡視為不祥而疏忽照顧導致失語的女童、兄妹亂倫導致基因缺陷的孩子、小爸爸小媽媽的各種行為疏失等等。


寄養家庭在照顧安置的孩子時便需要投入更大量的心力,雖然沒有血濃於水親緣關係,但寄養家庭和孩子卻有著日夜相處的情感。然而,在這個家庭處遇的SOP流程下,卻隱藏著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環節──返家評估。
 

不確定的回家路──返家評估

 
 
 


孩子何時返家,是透過「返家評估」所決定,而什麼是返家評估?
 

社工的處境眾所皆知,一位社工身上所揹著的個案數量多,每個安置童分到的家訪時間一定會有限制,無法綜觀整個局面。
 

再來,每個安置童的處境、狀況複雜度都不相同,像是:被家暴的孩子及遭受性侵害的孩子,兩者在受創層次上就有所不同,因此評估孩子的身心靈狀況在何時最適合返家,並不是單靠社工一人訪查狀況,需要依照個案的處境,由各路專業人士參與「返家會議」討論。
 

返家會議除了孩子本身,另外一定要考量的還有原生家庭恢復家庭功能的程度、孩子跟原生家庭的互動狀況,其中也要考量原生父母是否有好好參與親職課程,了解養育責任等等。
 

這些都還只是基本,畢竟現在的案件已經不再如以往單純,孩子背景的複雜程度及孩子、父母、互動等多角關係的復原程度,都是評斷項目。
 

 

不給期待,是種溫柔


「我什麼時候能回家?」這是一個得不出答案的問題,一直以來社工都避免給予孩子「期待」,因為可能就連社工自己都不知道孩子何時能回家,而面對寄養家庭也是一樣的。孩子可能此時來彼時走,無法提前做預知只能等待。寄養家庭只能以孩子的利益最大化為優先考量,好好的照顧他。
 

但偶爾,也會出現像陳姐這樣求好心切的寄養媽媽,放心不下孩子離開後的生活,因此想在這些有限的時間內教會他某些自理的東西,好讓他以後能照顧自己。但結果往往就像公視《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般,太過對於孩子投射期待,通常得到的都是反效果。
 

「我們一直都有在幫寄養家庭做分離調適」社工這樣告訴我們,別離令人難受,更別說是無法預期的,尤其是照顧嬰幼兒的寄養家庭,對孩子產生的依附感會更為強烈,就像張媽媽一樣,看著空空的臂彎,時不時還是會想知道孩子有沒有吃飽?健康嗎?只能嘗試再接續照顧另外一位安置童,用繁忙填補生活,也練習面對分離。
 

照顧孩子的時間越長、孩子越小,大人越是放不下。在關注寄養和安置議題時,多數都是聚焦在孩子本身,而我們在往後的文章中也會提到「寄養媽媽」本身這樣較少被提起的「依附失落」及「依存關係」,請繼續支持關注「寄養面面觀」的系列文章!

 

>>我要贊助
>>我是小農想加入計畫
>>我想推薦需要幫助的育幼院